第190章(第3頁)

而且這可不是華夏首次向海外,輸出華夏戲曲文化。

  

海外的各大視頻網站,設有專門的戲曲宣傳官網,也經常有熱愛戲曲的華人,在海外搬運大型戲曲演出視頻。

  

但是都反響平平,點擊率少得可憐。

  

而且從視頻底下的留言,也能看出受衆也基本都是華人。

  

反觀《神女劈觀》沒有因為語言不通在外網遇冷,反而收獲一片好評,且有熱度愈演愈烈的趨勢。

  

那些幾乎沒接觸過京劇的老外,在高熱度下被神女種草戲曲文化,部分老外在熱評中還能“被科普”《神女劈觀》之于傳統京劇的區别。

  

神女文化出海的路徑,導緻不少老外心甘情願去CGTN了解、學習最純正的戲曲。

  

大家常說的文化輸出,其實就是指使用華夏文化元素的東西,引起外網對華夏文化産生興趣,從而去主動關注、了解華夏文化。

  

《神女劈觀》這波,顯然是文化輸出無疑了!

  

網友忍不住紛紛感慨。

  

“沒想到神女,居然還能激起外網探索華夏文化的興趣。”

  

“昨天我還在油管看到島國版本的《神女》,沒想到神女居然卷到海外去了!”

  

“但凡華語樂壇有神女一半卷,我的歌單裡也不至于全是顧城的作品!”

  

“我想起來了,昨天逛某站,音樂區排行榜,前五裡面3個神女一個顧城!”

  

“神女這波屬實是文化輸出了!”

  

“什麼文化輸出,這分明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