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5頁)

在長安,總能輕易看到曆史過去與時代當下重疊的痕迹。

  

古城牆屢次修葺、增建,但在如今一直延續發展至今,大多數内部建築都保存得很高。

  

蘇柒忍不住感慨。

  

“這片城牆真的很壯觀,就連帝都沒有保留這麼完善的城牆!”

  

顧城點頭,“相比其他城市,長安在古建築的保護方面,确實是挺給力的。”

  

這其實是很現實的問題,保留曆史和社會發展兩者之間,是很難取得平衡的。

  

持續上千年的城牆,僅僅隻用了百年時間,就近乎拆完。

  

長安城牆也經曆了多年拉鋸戰,拆毀城牆的方案幾次被提上了日程。

  

最後是在無數文化同志的保護、以及秦始皇在天庇佑下,長安城牆才得以保留下來。

  

最後顧城他們租了一台雙人自行車,在城牆上過了一把騎行瘾,才轉道去鼓樓看落日。

  

鐘鼓樓是明代建築,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曆史,兩座建築結構相似,鼓樓屹立于北院門南邊,與鐘樓遙遙相望。

  

“重錘之下,十裡可聞!”

  

除了這面華夏最大的鼓外,鼓樓的南北面還有一塊牌匾。

  

南面為“文武盛地”,北邊寫着“聲聞于天”。

  

兩塊匾額曾被譽為兩顆“明珠”,鑲嵌在長安的鼓樓之上,後來毀于“文化**”中。

  

如今兩塊匾額都用技術手段給恢複了,也算是從另一個角度,彌補了長安市民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