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第8頁)

  

環球、華納以及索尼三大唱片公司抱團擡價,導緻版權費水漲船高,最終才轉嫁到用戶買單。

  

從這個角度講,音樂平台是受害者,聽衆用戶也是受害者,詞曲創作者也是受害者。

  

那獨家版權解除,誰才是背後的赢家?

  

某鵝放棄獨家版權或多或少有些影響,往後估計更加注重版權外的東西。

  

酷酷音樂,看似有機會買到以前無法買到的音樂,但前提也要版權方願意賣,以及他們擁有足夠的财力。

  

對上遊的版權方幾乎沒啥變化,反正是價高者得,不能簽獨家并不意味着我要賣兩家。

  

對部分創作者來說也沒多少意義,該被版權方剝削的依舊逃脫不掉,不會因此多分到一分錢。

  

解除獨家版權,好像也并不能改變聽衆被收割的現狀。

  

因為版權分散在各家之後,很多歌曲依然要靠充值會員才能聽。

  

根源在于版權費并沒有降!

  

正版化本身是沒問題的,關鍵問題是太貴了!

  

保護音樂版權的初衷,在于鼓勵音樂人創作。

  

現在的音樂版權市場,卻被高額的版權費搞得相當浮躁。

  

最郁悶的是,華夏的版權費暴漲後,但并沒有培育出價值相等的好音樂。

  

如果版權能便宜一點,音樂市場興許會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