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7頁)

“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Y、法、E等國的衆多公私收藏機構,保存國内的幾乎是十不存一,造成華夏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顧城默默的用鏡頭紀錄着這一幕。

  

對于王道士本人。

  

後世對他的評價是褒貶不一。

  

莫高窟在元代以後已很鮮為人知,幾百年裡基本保存了原貌,如果不是王道士發現并賣掉了這些文物,或許這些佛經古卷還能保留至今。

  

所以大部分人認為,王道士是這段文明流失的罪人,他将賣取的銀兩用于修繕莫高窟的舉動,絲毫不能為他流失這些珍貴文物的行為贖罪。

  

也有些人會說,若是沒有王道長,這些文物指不定都會毀于其後的戰火中。

  

從曆史背景下的個人選擇而言。

  

顧城想任何一個人放到王道長那個位置上,估計也不見得做得比王道長更好。

  

王道長有錯固然是洗不白的。

  

但這個錯,卻不止是王道長一人的錯。

  

錯在那個曆史時期的國家、民族,從上到下的每一個人,而非王道長一人。

  

這一邊。

  

吳清峰跟小丫頭說起莫高窟的

  

“……隋唐之前的,你去哪裡看這麼豐富、這麼完整以及這麼多朝代的畫史?”

  

“在别處是看不到的,隻有在敦煌才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