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還不錯,就是妝容有點偏日式,就這一點看得有些膈應!”
“這麼古典的音樂,穿漢服不好嗎?為什麼要穿得這麼不倫不類?”
“笑死!什麼時候裹着床單跳舞也能被稱之為流行,國人也就這點品味!”
……
類似的言論,在《麗人行》刷屏時,真的非常多。
讓顧城欣慰的是。
每當這些9年義務的漏網之魚出現,底下評論區都會有清醒的言論反駁。
“這可是古代隻有帝王才能欣賞的舞蹈,現在尋常百姓可以看了不知道好好欣賞,居然還在那裡崇洋媚外!”
“無知就回去多讀點書,别出來丢人現眼!素來隻有兒子像爹,哪有說爹像兒子的?”
“真的快被網上的言論氣死了!我隻想問一句,請問你們九年義務教育畢業了嗎?”
“曆史還被銘記,民族需要傳承!城哥說得好啊,年輕人還是要學好曆史,免得看到華夏古典文化,還覺得是訪的日韓風!”
“說像和服的曆史是怎麼學的?大唐盛世,萬國來朝,趕緊去了解一下!”
……
顧城忍不住感慨:“看來以後,還是要再多發表一些國風作品!”
“傳統文化+舞台”的形式,最重要的并不是舞台而是文化。
隻可惜華夏現在收視率高的,大多都是娛樂的明星綜藝節目。
為了追求高收視率,各類綜藝免不了過度娛樂化。
不僅是綜藝,整個華娛圈的大環境都是這樣。
過度娛樂化環境下産生的作品,一個比一個拉胯。
别說給年輕人提高品味,甚至可能是對他們的精神污染。
再加上日漫韓娛以及好萊塢電影等國外文化作品,現在全面充斥着現代年輕人的生活,導緻他們對外來文化如數家珍,對于本國文化卻知之甚少。
最要命的是,國外文化作品大多都會歪曲事實,各種美化自己!
華夏年輕人的思想、認知、價值觀等,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被影響,變得極度推崇外來文化。
有些思想被侵蝕較深的,甚至會出現各種貶低華夏文化、認為華夏低人一等、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等崇洋媚外的行徑。
外來文化大行其道,而華夏文化卻一直深埋曆史!
這也是顧城在各個節目,極力推廣華夏文化的原因。
說到這個,顧城想起一事。
“柒柒,酷酷音樂那邊有進展沒有?”
“老劉說酷酷那邊還在商讨,目前還沒具體回信!”
蘇柒撇撇嘴,“酷酷的格局太小了,估計高層還在觀摩!”
“現在絲綢節目首播反響熱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有人聯系老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