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直播間的彈幕也終于活了過來。
“淚目!城哥這嗓子無人能敵!”
“聽顧城唱歌,你真的能感覺到地球在哭泣!太震撼了!”
“看着顧城演唱時身體不斷發抖,就知道他在用靈魂在演唱!”
“太震撼了!就一聲啊就讓我雞皮疙瘩掉一地!”
“眼睛裡進了磚頭,被城哥的演唱感動到淚流滿面!”
“五體投地!長這麼大,第一次聽歌聽到流淚!”
“這是歌神!真正的歌神!”
“顧城已經不能簡單的用歌手來定義,他是我心中的信仰!”
“以後我決定要做個環保人士!”
“這首歌的立意太深刻了!值得所有人的反思!”
……
确實值得反思。
顧城的每一句歌詞。
都在深刻的訴說大自然的問題。
可以說這個視野,一下子提升了整首歌的格調和格局。
歌詞的内容,像是一種簡單的詩詞朗誦,但又像是一種對每一個人類的靈魂拷問。
從日出細雨,到和平共生,再到今日人類的所作所為,以及動植物悲慘的生存現狀。
一點點的介紹式的展示。
顧城把人類對地球的傷害,一點點剝開,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示給每一個觀衆。
當你在聆聽這首《Earth
Song》感到心痛的同時,也被顧城所警醒。
地球早已千瘡百孔、傷痕累累!
人類不斷的發展,終有滅亡之日!
保護地球,說白了就是在保護人類!
問題在于從意識落實到行動的過程,大家都是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一來民衆自身缺乏足夠的動力去做,畢竟環保是一件需要改變很多人固有生活方式,卻很難短期見效的事。
再然後缺乏足夠的引導。
其實絕大多數人有這方面的意識和意願去做,但社會在這方面缺乏體系化的運作,即便公民自己垃圾分類,扔出去還是會混起來。
如何打破行動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