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2頁)

  蘇瑤聞言一臉好奇

  “姐夫,既然是珍品,那你花了多少錢才拍下來?”

  顧城一頓,最後才輕聲道:“幾百萬左右!”

  衆人一怔:“……”

  蘇瑤驚呼:“怎麼這麼貴?!”

  “如果真如小顧說的是孤品的話,那這個價位是正常的!”

  蘇雲山解釋道:“孤品書籍,尤其是傳統醫學類孤品,本就可遇不可求。”

  “有些傳統的古方偏方,更是有錢都買不到的東西。”

  古代由于各種條件限制,許多藥物的使用,不能事先進行動物實驗,大部分都是先人祖輩,在各種實踐中摸索取得。

  因此這些本草書裡記載的中醫知識,都具有極高的運用價值。

  而華夏現存最早的一部本草專著是《神農本草經》,産生于兩漢之際,魏晉、南北朝之時不斷增修,到唐代才出現了《新修本草》。

  這也是國家首次開始組織編撰藥物著作。

  單就本草學而言,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明代李時珍編纂的《本草綱目》,這部藥籍達到了古代本草學的巅峰。

  自從知道蘇柒出身醫藥世家後。

  顧城就開始積極搜羅各種中醫藏本。

  結果真讓他在島國拍賣會,找到了這本《類編圖經集注衍義本草》。

  顧城小心翼翼的打開松木盒,拿出裡面小心封存的古藥籍。

  《類編圖經集注衍義本草》出現的瞬間,就讓衆人眼前一亮!

  蘇雲山收藏古籍也有40多年了。

  因為常年與古籍舊刊打交道,蘇雲山早就練就了可以洞察古籍舊書的敏銳神經。

  這本《類編圖經集注衍義本草》為“崇蘭館”收藏,采用日式裝幀形式的原托裱工古籍,面封為島國皮紙,雙黑魚尾,左右雙欄,以黃麻紙印刷。

  古籍共計有42卷、《序例》5卷,該書半頁十行,行十九字,小字雙行同,裡面記載了華夏古代豐富獨特的用藥知識,既具有曆史價值又具有應用價值。

  最讓衆人震撼的是,整部古籍文獻大緻保存完好,品相上乘,隻是散見蟲蛀和局部殘缺。

  蘇家父子三人聚在一起仔細查看。

  蘇清盛重點查版本,蘇雲山根據中醫角度進行考證,而蘇清源重點清點卷數。

  幾人各有分工,生怕自己看“走眼”!

  “看了這麼久,你們兩個對這部草本集有什麼看法?”

  蘇清盛:“根據我那十年舉辦古籍舊刊拍賣會的經驗來看。”

  “這部草本集是不是孤本,目前還不敢斷言,但毫無疑問這一定是一部難得的元代草本藏本!”

  “我同意大哥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