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第7頁)

  ………

  衆所周知13台是新聞頻道,按輿論重要級别來說,僅次于1台。

  以往新聞台很少報道娛樂圈話題,即便報道也都會給明星打碼。

  但耐人尋味的是。

  官方在這一次的新聞報道中,明星名字完全清晰可見,沒有進行任何打碼行為。

  而官方對顧城的偏愛不僅如此。

  甚至還邀請顧城,來闡述這些“造假”亂象,以及自身的看法。

  因為上的是新聞頻道。

  所以顧城今天着裝很正式,西裝打領帶,頭發也梳得一絲不苟。

  雖然是素顔上鏡,但是顧城精氣神十足,帥氣直接溢出了屏幕。

  他對着鏡頭大膽發言。

  “眼球經濟是這個業界很難避免的現象,明星的曝光率越大,他受到廣告關注到度就越大!”

  “明星流量數據節節攀升,甚至一條,就是8億網民也不夠他們用!”

  “不光是數據高,演藝公司還積極的将流量轉化成鈔~票和競争力,将流量當成生意,在主流市場興風作浪。”

  “這種炮制虛假繁榮的現象,無疑帶壞了華夏整個文藝行業的風氣。”

  主持人:“那你對這些流量藝人,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顧城也不怕得罪人,直言不諱的表示。

  “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适合他們,叫華夏人不騙華夏人!”

  “我個人覺得藝人想紅,應該是需要靠作品、靠專業技能說話的,而不是這些畸形的虛假數據。”

  “依靠傳播數據造假,看似炙手可熱,終究夢幻泡影直至被群衆和時代抛棄,同時也讓無數有真材實料、默默拍戲唱歌的藝人被埋沒。

  “如果隻是追求眼前利益,而放棄創作真正有價值有品質的藝術作品,則所謂的流量數據将不過都是過眼煙雲。”

  在新聞的最後。

  顧城對着鏡頭,誠懇的告誡同行。

  “從假象的誕生,到人們習慣假象,這就是一場惡性循環!”

  “在這個行業裡,其實有很多好的東西也值得被看見,好歌手、好演員,或者還有很多好作品值得被看見。”

  “誰也不願看到劣币驅逐良币,當務之急是整治違規行為,走出流量至上的惡性循環,??沒有高質量的作品做支撐,那些拙劣的表演終将被揭穿。”

  “除了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外,粉絲也要理智追星,演繹市場和平台方也都需要進行反思。”

  ………

  短短幾分鐘的發言。

  卻讓全網嘩然!

  顧城真的太敢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