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第10頁)

  爾瑪那依的嗓音完全不輸專業歌手,清唱時空靈而溫柔,給人一種來自于時空久遠的呼喚的感覺。

  加上漢羌同源。

  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都是在黃河流域,修養生息,同根同族。

  羌語編成民族歌曲後不僅别有一番韻味,也讓顧城覺得格外親切。

  爾瑪那依唱完之後,期待的看向顧城。

  “怎麼樣?”

  顧城肯定的點頭,“你的嗓音不錯,很有感染力,再練習幾遍就可以錄制了!”

  “謝謝!”

  爾瑪那依一下就笑開了,露出了整齊的白牙。

  少數民族确實能歌善舞。

  爾瑪那依在面對鏡頭時,沒有絲毫怯場,這讓顧城接下來的拍攝以及錄制都非常順利,隻花了兩個小時就完成了這段歌曲的錄制。

  年關将近,顧城年前還有不少行程。

  頒獎禮都有好幾個,不過顧城都讓劉宏光代為出席了。

  經曆過金曲獎一事後。

  顧城這張《流金歲月》,在哪個頒獎典禮都是碾壓狀态,劉宏光代為領獎都領到手軟了。

  因為行程緊張,所以雅安拍攝完後,顧城又馬不停蹄的趕往雲~南拍攝。

  蒼山之麓,洱海之濱,南诏古國,佛道勝地。

  雲~南這片神奇的土地,似乎有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魔力,顧城他來了這麼多次都沒有絲毫厭倦。

  有了清晰的拍攝方向。

  接下來的時間裡,顧城在拍攝絲綢主題相關的文化景點之餘,會順便考察當地的民俗風情。

  當然民歌也在他的拍攝範疇中。

  說到民歌,擁有“花燈之鄉”、“民歌之鄉”、“山歌之鄉”的彌渡就不能不提。

  彌渡山歌小調口口相傳。

  彌渡縣城過去曾是各省遊民雜居之地,南來北往的馬幫不僅給這裡馱來了商業的繁榮,也給這裡捎來了夜深人靜時思親的吟唱,于是用歌聲釋放趕馬人的懷鄉之情,用歌舞驅散飄流他鄉的孤獨,深深震撼了人們的心靈,也引起了常常經受着生離死别心痛的當地人的共鳴。

  它就像一部長詩,記錄着彌渡的時代變遷,抒發着各個時代人們的内心情感。

  這首民族變裝神曲《彌渡山歌》,就是就是雲~南漢族民歌。

  蘇柒他們結束新疆行程,趕到雲~南與顧城彙合的時候,他正邀請彌渡縣城的少女們隔江唱《彌渡山歌》。

  “咿~~~哪~~~”

  “山對山來崖對崖,”

  “蜜蜂采花深山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