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有些為難道:“新歌的話,這不太符合春晚規定!”
顧城笑了,“陳導,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作為華夏人,顧城對春晚是有特殊情節的。
他在尚未知事明理的時候,就喜歡搬着小闆凳蹲在電視機前,陪着家人一起守歲看春晚。
作為全國最受歡迎的節目,春晚的舞台上誕生了數不清的經典橋段。
尤其是80年代到00年代,春晚那都是大型造梗現場。
創造出的段子、流行語,在人民群衆口中能火上一整年,一些經典梗更是經久不衰,直到十幾年後的現在也依然流行。
除了語言類節目,春晚的歌曲也同樣刻在顧城對DNA裡。
從83年首屆春晚亮相開始,李~谷一作為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鄉戀》讓無數人留下深刻印象,後來的《難忘今宵》更是連續多年成為春晚的閉幕曲。
84年作為第一位登上內地舞台的香~港歌手,張~明敏在春晚演唱了《我的中國心》,唱響全球無數華人心中熱血。
87年費~翔《故鄉的雲》呼喚浪迹天涯的遊子歸來,《冬天裡的一把火》融解了兩岸封凍了近40年的堅冰。
那~英、王~菲合唱《相約1998》,讓人們用旋律永遠得記住了1998年。
還有《濤聲依舊》、《心戀》、《再回首》、《常回家看看》、《時間都去哪兒了》《相親相愛》……
每一首經典春晚歌曲的背後,都是屬于那一年的音樂回憶。
當這些歌曲旋律響起的時候。
顧城能瞬間回憶起當年除夕的某個場景,甚至某道菜,某個零食的味道,回憶起全家一起守歲的畫面。
能讓群衆衆共鳴的春晚,才是老百姓真正想看的春晚。
“陳導,以前春晚是播什麼紅什麼,現在是什麼紅就播什麼。”
“春晚的口碑和收視率逐年下降,也是時候開始嘗試做一些改變了!”
“我這裡有幾首音樂作品,跟春晚主題跟群衆心聲都很貼近。”
“别的不敢說,我敢保證節目播出後,能讓這屆春晚的收視率都比去年上漲!”
陳江深深的皺眉:“距離春晚就剩四天時間了,你确定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創作出适合春晚的作品嗎?”
“不能!”
陳江:“……你在逗我?”
顧城笑了,露出一口整齊的白牙。
“我剛才指的是,别人的話肯定不能!”
“但如果我顧城的話,半小時就足夠了!”
很多年後。
在顧城統治全球文娛的時候。
陳江都能想起他這刻笑得意氣風發的自信模樣。
但現在他隻覺得顧城在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