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第8頁)

  但每一道菜都是我們喜歡的,每一份口味喚醒、熨帖着味蕾熟悉的記憶。

  就像是《舌尖上的中~國》裡說的那樣:“如同傳授母語,母親把味覺深植在孩子記憶中,這是不自覺的本能,這些種子一旦生根、發芽,即使走得再遠,熟悉的味道也會提醒孩子,家的方向。”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隻圖個平平安安。”

  ……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多簡單的唱詞啊,多貼近生活啊,明明是很平凡的句子。

  千家萬戶,司空見慣。

  但是把這幾句話拎出來,再讓蘇柒這麼一唱,就唱出了華夏人的思鄉之情,唱哭了無數的思鄉遊子,帶動億萬觀衆的情緒。

  在外工作的你。

  多久沒回家了?

  多久沒和父母通電話了?

  繁華的都市是造夢的地方。

  多少人背井離鄉來到這裡。

  在事業上的成就越多,留給家人的時間就越來越少……

  父母老了。

  他們想自己的兒女了……

  尤其是在阖家團圓的特别時刻。

  一句句歌詞紮進人民群衆的心。

  瞬間讓在外的遊子想起父母,想起他們操勞的一生。

  他們有的怕被逼婚,聽到父母的唠叨就頭疼不已;有的怕被攀比,受不了在觥籌交錯中刀光劍影;有的怕親戚們的口水,想躲避沒有界限感的唇槍舌劍肆意縱橫……

  這首歌同時也引發了千家萬戶的共鳴。

  因為它唱出了無數父母的心聲和渴望。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總操心隻奔個平平安安!”

  聽着、想着就再也控制不住情緒,随着節目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