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第6頁)

  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下。

  這本小說的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

  所以一時間。

  讀者們不是說顧城代筆,就是說他江郎才盡。

  評論區裡鋪天蓋地都是質疑。

  有趣的是。

  大江看到這些差評時,不僅不生氣還覺得興緻勃勃。

  他剛看這本書開頭的時候,也覺得這完全不像是顧城的水平。

  當他繼續往下讀時,才知道這本書多有内涵。

  緊接着大江就一口氣讀完,熱淚盈眶不能自己。

  經過人生曆練的沉澱。

  大江已經不再年少輕狂。

  他對人生、對生活都有了更深刻的讀解。

  金箍棒在手,緊箍兒在頭。

  有種成熟便是殺了曾經的自己,在向這個社會跪地求饒。

  當看到顧城寫“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滅,西遊就是一個被驚心安排成自殺的謀殺”時,心頭直接顫栗一抖。

  這本書觸動他的瞬間太多。

  不知道到底是顧城寫的太好,還是大江品的太細。

  每次讀到喜歡的段落,他都會一身雞皮疙瘩。

  現在讀者的辱罵就像是射過來的利箭。

  等到東風起的時候。

  就會化作草船上的箭迎風而燃!

  “顧城,你看書評區了嗎?”

  “這些讀者罵得挺狠!”

  顧城笑了,“他們愛罵就罵呗。”

  “江大,這一點我們不是早就預料到了嗎?”

  “這本書才剛開始,精彩還在後面呢!”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别說是《悟空傳》,就算是《西遊記》本身這樣經過數百年時間檢驗的經典,同樣也會有很多人讀來無感。

  一部成功的作品,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悟空傳》前世的地位為什麼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