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瞅瞅不就知道了?”
……
衆人蜂擁至中橫。
但是大家看完開頭後,又都露出了古怪複雜的表情,然後開始瘋狂吐槽。
多多少少不如預期。
“卧槽!這麼中二的文筆确定是顧城寫的嗎?”
“就這?小學生作文都寫得比他強!”
“浮誇輕飄,筆觸稚嫩,這就是所謂的大神作品?”
“這是顧城請工作室代筆嗎?”
“别侮辱工作室,工作室寫得沒這麼垃圾!”
“撒點米在鍵盤上給雞啄,寫得都比這文好!”
“都散了吧!顧城已從神壇隕落!”
“立帖為證:顧城十天之内必太監!沒有的話,我直播倒立吃翔!”
……
樂文編輯部。
顧城開新書後,樂文的編輯也第一時間就去關注了。
“這本《悟空傳》你們怎麼看?”
青塵不客氣的吐槽:“我感覺完全不如預期,這文筆在樂文也就入門級的簽約水平。”
蓬萊搖頭,“我覺得這本書差的不是文筆,而是它的表達,不完整而且混亂。”
“這本書的記叙語言,不算純粹的情景對話式,反倒有點像一幕幕搭好場景,然後叫一聲開場的舞台劇段落。”
蓬萊語氣唏噓。
“将一組文學形象幾乎固定的人物,從别的角度重新诠釋再賦予新的意義,讓讀者對人物遭遇産生共鳴。”
“這個想法要是擱十幾年前就是開創先河,現在的話就多少落伍了。”
“我并不覺得這本書寫得很差。”
天地搖頭,并不認同衆人的觀點。
“根據我對顧城的了解,我覺得這本書沒有表面那麼簡單。”
天地覺得顧城是想借這部小說,來影射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隻不過影射并不完整。
或許顧城太年輕了。
沒有足夠的閱曆和知識,來支撐他把《悟空傳》背後的東西,完整的表達出來。
顧城想寫的東西太大。
大到超出他的能力,這也就讓作品給人失控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