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他們就利用難得的假期,一邊準備婚禮事宜,一邊繼續更新《悟空傳》。
随着劇情開展,這本書的口碑也越來越好。
但就是遲遲不見上架。
所有人都在期待,顧城憑借《悟空傳》再創網文輝煌時。
顧城卻在連續更新十五天後,突然毫無預警的宣布完結。
全網嘩然!
“??完結這麼突然的嗎?”
“為什麼沒上架就完結了?”
“劇情就這樣收尾?還沒看過隐!”
“十五天成就經典!不愧是顧城!”
“那些說顧城割韭菜的呢?出來賠禮道歉!”
“直播倒立吃翔那個家夥呢?把他拉出來鞭屍!”
“顧城是牛~逼!(破音!!!)”
……
雖然顧城沒上架。
但是小說的稿費卻不少。
這一切都因為粉絲很寵他。
這一次甚至在全網掀起打賞《悟空傳》的活動。
這本書其實無論從人物的語言和行為方式方面,都與原著有着極大的反差,颠覆了大家對人物形象的解構。
無論是揮棒指向所有自由的孫悟空,用宿命輪回與如來打賭證法的唐僧,還是每天對着月亮歎氣的天蓬……
西行的每個人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來突破着西行的既定路線,盡自己所有的力量争取理想,并為之不惜代價地戰鬥。
它恰好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心境。
其實很多人都有一種沖動,想沖破什麼?想逃脫什麼?
很多人看到時會覺得壓壓抑和痛快。
我們小時候總覺得自己就是孫悟空,拔棒向天便可震懾宵小、逍遙自在。
長大後渴望成為豬八戒,即使猥瑣好色,也有月神這樣的美人幾世等候,即使投生成豬,也不忘初心、為愛義無反顧。
最後才意識到我們都是沙和尚,守着琉璃盞,一片一片的拼湊,到了打碎的時候也不知該如何反抗。
悟了之後也許就是金蟬子。
孫悟空最後戰勝了自己。
可他還是死了,戴着金箍的那個隻是石頭。
《悟空傳》隻有十幾萬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