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9頁)

  華夏自古就有根深蒂固的觀念:落魄不還鄉。

  隻有功成名才能衣錦還鄉、光宗耀祖。

  項羽烏江兵敗自殺,部分原因就是覺得無顔面對江東父老。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邦,奪得天下後回鄉創作出躊躇滿志的三句《大風歌》。

  人之旅途,無非征途、或歸途。

  有過征途,方知歸途的沉重。

  有過歸途,才知念想的深沉。

  是啊。

  窮困潦倒如何回家啊?

  該怎麼去面對那些關心自己的家人朋友啊?

  我懷揣着赤子之心而來,如何願衣衫褴褛地離開!

  直播間裡各種彈幕狂飙。

  “要麼榮歸故裡,要麼客死他鄉!”

  “旋律讓人淚目!歌詞真的太有感覺了!”

  “破防了!想起了很多的人和事。”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願你能衣錦還鄉,陌生人!”

  “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置不下肉身。”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夢裡花落知多少,此心安處是吾鄉。”

  ………

  台上一曲唱完。

  台下掌聲如鳴!

  多少年都未見一首民謠旋律節奏都簡簡單單,但卻這樣的打動人心了!

  最好的音樂靈感往往來源于最簡單的生活。

  古今中外,離開家鄉讨生活的人們,無論是富足還是窮困,他們心中的鄉愁永遠難以磨滅。

  整首歌的歌詞簡潔、韻腳整齊、情感生動。

  簡單的旋律卻扣人心弦,讓人不由自主沉浸其中。

  故鄉是你窮困潦倒時為你撫平創傷的地方,也是你功成名就時願意衣錦還鄉的地方。

  不管是五百裡還是五千裡還是五萬裡。

  故鄉是你走到哪都永遠忘不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