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6頁)

直到最後大局将定之時,蕭華臨才看清這背後攪弄風雲之人,乃是繼皇後周氏。

周皇後出身名門,乃是右相之女,坐上皇後之位後一直賢良溫和頗受朝臣百姓的敬重。

但卻不料她是個隐藏最深的蛇蠍。

當年與敵人裡應外合打開南境關口,若不是江家攜南城将士百姓拼死攔住,敵軍長驅直入,怕是大晟半壁江山皆已在他人手中。

冒如通敵叛國之罪,隻是為了鏟除江家,斷太子一大助力,後又夥同駐守東海的将領謀害太子,徹底空出太子之位,暗中推動皇子内鬥,最後要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

隻可惜她機關算盡,卻沒想到半路殺出一一個程咬金來。

蕭華臨這個幾乎在皇家透明的皇子在大局将定的時候突然被左相與禦史大夫在朝堂上推舉,後因為展現出來的才能讓他順利成為太子。

他成為太子不過一年,陛下駕崩,新帝登基,周皇後理所應當成了太後。

這位周太後手段心機了得,即便是意識到蕭華臨作壁上觀多年,自己被算計了都不知,反而為他人做了嫁衣,卻也并未失了理智。

而是表面上對蕭華臨多為關懷,讓旁人瞧着都不由誇贊一句太後慈愛。

但是這位周太後有多難對付,蕭華臨卻是感受頗深。

他當上太子之後,當時有許多不利于他的流言,其中最廣為流傳并且讓他不得人心的,是說毅太子身亡乃是他所算計,他蟄伏先太子府中多年,為的便是取而代之。

不少人都覺他心機深沉,心狠手辣,實屬歹毒,令人畏懼也令人惡寒。

雖然後來流言被澄清控制,但他登基之後,依舊有人私下如此議論他。

而這位周太後,以為天下祈福之名,離都前往佛寺帶發修行,一并帶走了小皇子,實則生怕在後宮會被蕭華臨掣肘……

如今看着朝堂局勢穩定,實則暗流湧動。

蕭華臨與君北揚針鋒相對,不過是迷惑周太後。

“所以陛下與霆王殿下在外表現得針鋒相對,便是讓周太後以為有機可乘,有空可鑽。”顧子衿聽的過程中就一陣心驚肉跳的,聽到這會兒也反映過來了蕭華臨和君北揚的謀算。

“嗯。”蕭華臨回答。

若是周太後知曉君北揚是站他這一邊的,隻會因為忌憚蕭華臨如此倚仗而蟄伏下去,但依舊會明裡暗裡時不時搞些小動作,弄出一些麻煩來。

長期如此,對于朝堂、對于百姓、對于整個大晟,都是不利的。

還不如給她機會,讓她以為自己可以對抗颠覆,傾巢出擊以達成目的,才能一網打盡。

割掉大晟國這一層腐皮爛肉,才能長出新的,否則一點一點腐蝕,終将骨化形銷。

周太後這一黨附骨之疽清理幹淨了,大晟國才能越來越繁榮昌盛。

而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實則如履薄冰,需步步為營。

即便再難,這一步,也不得不走,蕭華臨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實現當年蕭華煜所想要的盛世,這樣,他才能無愧于生他養他護他之人。

午餐顧子衿和蕭華臨在山腰談心吃烤肉,和和美美。

而江雲瀾坐在霆王營帳内,看着桌上豐富的午餐,看着對面空着的位置,桌面上還有為他準備的碗筷,他卻沒有出現,還讓她自己用,突然就有點沒胃口了。

她偏頭看向宮月,問:“宮月姐姐,王爺呢?”

宮月回:“回小姐,王爺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