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5頁)

莫司業在朝堂之上參奏蕭華棣,數其數條罪狀,使其被先帝責罰,禁閉三月。

而那個時候,正是太後為蕭華棣争奪太子之位的關鍵時刻。

蕭華棣被責罰,使得太後不得不臨時改變計劃。

莫司業因此得罪了太後。

而因為莫司業的身份着實特殊,便是她一黨都有些許人為其學生,她若是危及莫司業怕是要引起衆怒。

所以太後不得不壓下怒火,先把這賬記下在心中。

在蕭華臨登基,根基不穩,後宮又是太後主宰的時候,太後在後宮舉辦賞花宴,邀皇城諸多貴女進宮。

她以莫可兒聰明活潑為由,把莫司業最寵愛的孫女納入宮為妃。

與莫可兒同一批的,便是顧子矜和溫如蘭、趙妃一幹人等。

不過顧子矜和溫如蘭入宮并非太後所願,周太後自然是知曉這些貴女被蕭華臨一派勢力安排入宮,為的是粉碎她在後宮多年的經營。

然當時她在前朝陷入頹勢,正要帶着蕭華棣出皇城暫時避開鋒芒,蟄伏以做安排,尋時機反撲奪回皇位。

太後想要安排自己的人入後宮,便不得不認同蕭華臨的安排,而蕭華臨也是如此。

而當時蕭華臨方才登基,周太後把持後宮時日已久,蕭華臨能以此交易安插自己的人手入後宮,實則已是不易。

而太後則是依托自己掌控後宮數年,壓下蕭華臨立後,接管鳳印的安排,依舊将鳳印掌控在自己手中。

周太後自信着蕭華臨安排入後宮的人翻不起太多風浪,所以才同意蕭華臨的安排,在自己出宮前,将掌管後宮諸事大權暫且交由貴妃手上。

這對于鳳印依舊在自己手上的太後而言,無傷大雅。

顧貴妃初來乍到,什麼掌管後宮,不過是表面的名義罷了,即便是周太後遠在千裡之外,後宮依舊在她掌控

太後有意将莫可兒等貴女摻雜在一起,不僅僅摻和私人情感,比如要惡心莫司業,一是也有意圖要迷惑蕭華臨的意思。

她選入宮的妃嫔,有她一派勢力的人,但是極少數的,其餘她私下裡安排的反而并非她選入宮的。

但這絲毫不影響後宮衆多妃嫔都是她一派勢力的人。

另外就是要讓後宮鬧起來,給顧子衿等企圖從她手上奪取後宮大權的人添麻煩,畢竟像是莫可兒這般被家中寵愛的貴女并不少,這樣的貴女一旦沾染了權勢,哪個不想要往上爬,坐上那後位?

像莫可兒這般不想入宮的,入了後宮,有了封号,一切也已成定局。

太後一黨盯着,莫司業再不甘心也無可奈何。

就是蕭華臨也不能輕易把莫可兒送出宮,避免被太後找空子發難。

而蕭華臨為免莫司業過于擔憂,曾答應讓他安排人入宮跟随在莫可兒身側保護。

就如同溫如蘭和顧子衿兩人入宮後,家中為她們所安排的他不是不知曉,放任是因為二人的家族本就是為了給他穩住後宮所以才将二人送入後宮。

曾經一心搞事業的蕭華臨可沒想過自己會愛上顧子衿,會為了要将她留在身邊而用盡手段。

分明她入宮半年以來,蕭華臨見過她好幾回,雖然欣賞,卻隻是僅限于此。

然而卻在那日,栖鸾宮傳來異動那日之後,一切好像潛移默化。

再見到她的時候,就如同宿命歸來般被她所吸引,好像那時之後的她才是真正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