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頁)

阿笙痛呼出聲,難受的彎下腰。

咬傷人之後,陸子初放下阿笙的裙擺,站起身,出乎意料的是他很平靜,聲音甚至很溫柔:“疼嗎?”

阿笙緊抿唇,面色痛苦。

陸子初看着她,表情竟比她還要疼,“六年了,我在心裡蓋了一座墳,裡面住着一個未亡人,什麼時候你把這個未亡人從我心裡搬走了,我再放過你。但在這之前,我不許你胡思亂想。一個人的問題,兩個人去修正;一個人的挫敗,兩個人去承擔。”陸子初把臉貼在阿笙的臉上,絕望中盲目尋求希冀:“如果你決定放棄自己,我不攔着,但請你把曾經的阿笙還給我。”

阿笙沒辦法把少女阿笙還給陸子初,但她想說,如果她能在舊時光裡和少女阿笙重逢,她會告訴少女阿笙:“不要招惹你大學老師陸子初。”

1994年,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在香港公映,票房不佳,卻在1997年,迅速走紅内地,風靡經久。

一隻月光寶盒,承載了至尊寶的全部希望。

一首“波若波羅密”被至尊寶反複吟誦,無非是希望能夠借助時光倒流,拯救自己的愛人,挽救失去的愛情。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擁有這樣一隻神奇的月光寶盒,阿笙也不例外。如果可以回到過去,阿笙希望能夠改變那些讓她抱憾終身的過往。

時光倒退經年,1997年,阿笙剛剛11歲。

阿笙是南方人,上大學之前一直生活在縣城胡同大院裡。白牆青瓦,因為年代久遠,部分瓦片陳舊破碎,就連院裡院外鋪陳的青石街面,也是坑坑窪窪。豔陽天還好,若是碰到下雨天,常常一腳下去,水花四濺。

老宅伫立在風雨中,怎麼看都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但幾家合用一個院落,可想而知,每天有多熱鬧了。

在阿笙的童年記憶裡,爺爺的咳嗽聲曾經是大院組成的一部分。

阿笙爺爺從事律師工作36年,恪盡職守,在當地頗有名望,人人提起顧家老爺子,無不點頭稱贊。

那一年,老爺子癌症晚期,卧病在床,回天無力。

1998年,阿笙12歲。

那天,她在班裡上課,哥哥顧城忽然沖到教室裡,在一片嘈雜聲裡,把她的語文課本快速裝進書包裡,拉着她的手就往教室外面走:“快回去,爺爺不行了。”

顧城走的急,阿笙被他扯着手臂,跌跌撞撞的跟在他後面,下樓梯的時候,阿笙一腳踩空,顧城大驚失色之下護着她,兄妹二人愣是從十幾層高的樓梯上滾了下來。

經此一摔,顧城手臂嚴重脫臼,事後打石膏兩個多月,阿笙情況要比顧城好,正值夏季,膝蓋擦破了皮,流了血,沒有大礙。

兄妹兩人顧不上處理傷口,就匆忙往大院跑,但還是遲了,凄厲的痛哭聲從大院傳進巷子裡。

老爺子過世,哭得最傷心的那個人不是阿笙父親,也不是阿笙奶奶,而是阿笙的姑姑顧清歡。

顧家老爺子雖說為人和善,但骨子裡卻極為保守,多年來在教育子女方面,一直都很嚴苛,顧家出了一個大孝子顧行遠并不奇怪,卻又偏偏出了一個不孝女顧清歡。

顧清歡二十五歲那年,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顧家老爺子在無數次勸解失敗後,徹底寒了心,甚至放出狠話,要跟顧清歡斷絕父女關系,從此以後隻當沒有這個女兒。

顧清歡當年離家的時候,阿笙隻有兩歲,所以對顧清歡幾乎沒有任何印象。1998年,阿笙看清了她姑姑的模樣,老爺子從過世到下葬,顧清歡哭的死去活來。

不知情的人目睹這一幕,都說這姑娘沒白疼。

老爺子下葬當天晚上,顧家在飯桌上爆發了一場壓抑已久的家庭戰争。

“顧清歡,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嗎?難道你真的打算就這麼沒名沒份的跟他一輩子嗎?”

顧行遠聲音沙啞嚴厲,手上動作也沒閑着,筷子往碗上“啪嗒”一放,接觸聲刺耳。

顧行遠這麼一發威,沈雅縮了縮肩頭,阿笙奶奶更是瞬間沒了食欲。

顧城置若罔聞,繼續吃飯,但阿笙卻扯了扯顧城完好的右臂,使了個眼色,顧城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放下了筷子。

這邊,顧清歡沉默許久,輕聲說了這麼一句話:“哥,我今年35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