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1頁)

外界對她的流言蜚語,不是顧行遠想要隐瞞就能隐瞞得了的。

顧清歡比誰都清楚,她在衆人眼中,究竟有多不堪。

無妨,首先她是鑫耀總裁,在韓愈接受鑫耀之前,她要替他好好守着它。既是女強人,有人風雨就必須要經曆,睜着眼穿過去。

其次她是韓永信的妻子,既是妻子,為夫送葬,面對曾經陪她走過春夏秋冬的男人,面對曾經共同曆經的喜怒悲歡,她不介意頂受惡名,在媒體和衆人面前袒露她脆弱的壞情緒。

01年到05年,四年夫妻,從溫淡走向生死離别,她不是冷血動物,縱使最初因為一顆心髒接近韓永信,但長久相守,沒有情義,那是騙自己的。

也許蘇瀾在先,她對韓永信的喜歡還深化不到愛情,但他所有的好,長久以來無聲的守護,全都被她珍藏在了日漸柔軟的眼眸裡。

數不盡的話筒交錯伸在她面前,被鑫耀高層格擋開,記者問:“韓太太,韓先生去世前把鑫耀交給您,外界對此疑惑重重,請問……”

後面的話被顧清歡自動忽略了,緩緩擡頭,墓園綠化做得很好,透過樹木枝杈,看着高高的天,白白的雲,顧清歡仿佛回到了過去。

父親說:“知道我為什麼給你取名叫清歡嗎?清歡:清淡歡愉,溫良靜婉,宜室宜家。”

蘇瀾說:“四年了,經曆過太多的喜怒哀樂,但你我還能深深的依戀着彼此,這不是愛,還能是什麼呢?”

韓永信說:“清歡,你的不快樂,我懂。”

時光無情,她深愛的三個男人都死了,冥冥中,似乎一切早有安排。

和蘇瀾相愛四年,和韓永信夫妻四年,如今她還虛弱的活着,顧清歡不确定擡眸望天,有關于這個姿勢,是否太寂寞,她隻知道喉嚨裡有歎息被壓抑,有很多東西被永遠的定格在了今天。

耳邊是記者的發問聲,側眸間看到了同樣被媒體包圍的韓愈。

有人問:“韓先生,聽說您母親的骨灰已經火化了,但卻沒有跟韓總裁同時下葬,請問您有什麼打算嗎?”

“韓先生,聽說韓太太有意把鑫耀還給您,但卻被您拒絕了,請問您拒絕的原因是什麼?”

一把把傷人的刀毫不留情的刺向韓愈,沒有人試圖站在他的立場上,體會他的痛苦,也許都曾想到他會很痛苦,但無關自己親人,所以任何的“感同身受”,都是一場天大的笑話。

什麼叫感同身受?親人一起出事,這才叫感同身受,否認任何的感同身受,隻是過了期的痛,無關痛癢的嘻哈語……

常靜死後,韓愈未曾在人前流過淚,哪怕是陸家人面前,哪怕韓老太太抱着他哭的肝腸寸斷,他也不曾哭過。

一句“韓愈已死”,被他用尖銳的錐硬生生的隔開了血脈親緣。辦喪事期間,他和陸家交往冷淡,将自己困守在角落裡,不允許人靠近,也不再希冀從任何人身上尋求溫暖。

陸子初叫他“哥”,眼眸沉沉:“我們不是仇人。”

韓愈用上揚的唇成全了他的冷漠:“我們不是仇人,還能是什麼呢?”

不管父母和顧清歡有着怎樣的感情糾葛,他隻知道,曾經相互糾纏的三個人,現如今兩人死,一人活。

沒有人願意當惡魔,所有的惡魔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從天使蛻變的。

電視鏡頭裡,韓愈在助手簇擁下,驅車離開了,畫面被定格,阿笙隻看到他冷漠的眉眼間,有着萬年都融化不了的寒冰。

那是阿笙05年最後一次看到韓愈,電視上,生活中。

聽說韓永信下葬當天,其子韓愈抱着母親骨灰出現在機場大廳,目的地美國。

國内負責善後的,是陸昌平和陸子初父子,其父儒雅沉穩,其子眉眼間清雅神韻無人複制……

11月,陸氏股市攀升,而鑫耀股市卻是一片動蕩,股指在一定範圍内有窄幅波動,成交量萎縮。

11月6日,顧清歡不顧醫生勸阻,帶病回歸鑫耀,試圖力挽狂瀾。後經顧行遠勸阻,這才同意在醫院辦公。

喪事過後,阿笙和陸子初鮮少見面,阿笙知道近段時期他很忙,也就沒敢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