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9頁)

前幾,感慨道:“我秦人世代與遊牧民族戰鬥,深知匈奴這種居無定所,哪裡有草原就在哪裡遷徙的民族,想要徹底将其滅光,難就難在一個“遊”字。”

顧绫雪點了點頭,也跟着感慨道:“所以始皇帝修長城,鑄銅牆鐵壁,将匈奴擋在牆外。”

“但西北地區農耕不發達,糧食生産有限。”

“從鹹陽運糧到離長城最近的九原郡又要繞很遠的路,途中地勢還很複雜。”

“所以,一條連通鹹陽與九原郡的直道就很有必要了。”

“一旦此路建成,運送物資,人員、兵力之調動都将相當便利!”

看着顧绫雪一副從容不迫、侃侃而談的模樣,一旁的蒙恬不由地露出了贊賞的眼神。

初時當真是自己誤會了此人。

原以為她隻是個紙上談兵、高談論闊的。

但這一番話下來,他才發現這位顧二小姐當真是才思隽秀,有鬼神之才啊!

于是,他的态度變了。

他先是朝顧绫雪恭敬的抱拳行了個禮,然後開口詢問道:“先生,方才您說讓我想想看,倘若工匠們造出了一種能夠日行千裡,裝載萬萬石之重的車子,每日得運送多少糧食、鹽鐵礦石?”

“我想了一下,有些疑惑,倘若這種車馬當真造出來了,那必然極其珍貴,每運送一次都會有耗損,但我大秦的糧食鹽鐵這些産量卻有限……”

如果每一趟都裝不滿,甚至隻能裝滿一半,那還不如就用普通的車馬運送,這樣耗損起來也不心疼。

顧绫雪沒想到他居然會對自己用先生這個尊稱。

因為這通常是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學多識之人的。

此時他一副誠心求問的模樣,看起來相當重視這件事。

顧绫雪微微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

不就是相當于用一輛火車,每趟隻運送幾箱方便面一樣,太大材小用了嗎。

但是吧。

“提高産量就是了。”

嬴政聽罷,頓時心頭火熱了起來。

他還沒開口,就聽蒙恬卻是苦笑一聲,說道:“就拿我秦地産量最高的稻來說,一畝良田也就産一石糧,農戶四口之家可有田約60畝,豐年還好,一旦是欠收之年,那每年的收成就更少了……”

嬴政沒有說話,但卻暗暗贊賞的看了蒙恬一眼。

這正是朕想問的。

會說就多說一些。

顧绫雪聽完卻是微微一愣。

嗯!?

三千斤!?

确定是三千,而不是三百??

嬴政臉色一變,第一次懷疑自己的聽力是否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