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7頁)

“那不是我們大秦的大庶長嗎!”一名路過的鐵官府成員一臉的敬佩之色,“顧大人不僅才智過人,騎術也出類拔萃啊!”

“顧大人?”

“大庶長?”

“我跟你們說,這位顧大人可厲害着呢……”

就在這位鐵官府成員一臉崇拜之色的對周圍百姓們講述顧绫雪種種功績的時候。

街道一旁,方雨夢和季濡年兩個人面帶複雜之色,悄然離開了人群。

數天後,當顧绫雪一行人路過某個村落的時候,再次引起了村民們的駐足觀看。

就在這時,一位約莫七八十歲,身穿一件由麻布縫制的深褐色長袍,雙手猶如枯枝,布滿老繭和裂痕的老者背着鋤頭走了過來。

老者溝壑縱橫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敬畏和慈愛,遙遙看着三千鐵騎離開的背影,感慨萬分的說道:“那不是顧大人嗎!?”

“說起來這位小顧大人可真是一位體恤民情的好官兒啊!”

當這位雖是布衣之身,卻因智慧與公正而在鄉裡享有很高的威望的農家老者出現在人群中的時候,周圍的父老鄉親們紛紛圍攏了過來,将目光全都聚焦在了他身上。

“張伯,你說的那位顧大人是哪個?”

“小顧大人?莫非是那個領頭的女子?”

張耕聽罷,微微一笑,他那張曆經滄桑的臉上露出了一種沉穩的智慧。擡起手輕輕擺了擺,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然後才緩緩的開口說道:“關于這位顧大人,來曆可不一般呐!”

“據說她身為郡守之女,自幼勤奮好學,後得朝廷賞識,因其廉潔奉公、才德兼備而被委以重任,不僅官拜谏議大夫一職,還先後封爵十六等大良造,前些日子更是又立一功,升爵兩等,成為了十八等大庶長!”

“這位小顧大人居然如此厲害?她究竟立了何等功勞?”人群中,有年輕男子第一時間捧哏問道。

張耕語氣中飽含着對顧大人的敬仰與感激,聲音低沉而有力的說道:“據我農家領袖所知,這位小顧大人不僅在朝堂上剛正不阿、直言敢谏,更難得的是,她為了解百姓困苦,興修水利、整饬農田就算了,還不遠萬裡從外邦手中交易到一些能畝産最少三石以上的高産糧食!”

什麼!

畝産三石以上!?

還是最少的情況下?

真的假的啊!

要知道就算是他們收成最好的時候,也不過一石之多啊,收成不好的時候畝産就更少了。

周圍村民們震驚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要知道這位可是農家學派的長者啊!

平日裡,這位張伯不僅指導鄉親們耕種技藝,還對天下大事了如指掌,無論是朝廷的政策法規還是民間的逸聞趣事,都能娓娓道來,言之有物。

這樣一位飽經世故、經驗豐富且德高望重的老者,說出來的話很難不讓人信服。

“不僅如此,據我所知,這位小顧大人還得到一種名為西紅柿的農作物,畝産量更高,最低怕也能收個一千來斤。”

嘶!

一千來斤!!?

村民們的呼吸愈發的急促了,甚至覺得腦袋還有些暈乎乎。

“張伯,你說的都是真的嗎?那這些高産的糧食是否能得到朝廷的推廣?是否會真正分到我們百姓們手中?”人群中的托用着憂心忡忡的口吻,大聲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