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3頁)

高鼻梁,濃眉如刀刻,雙目炯炯有神,身軀也很壯碩……

果然不愧是未來漢朝的開國皇帝,确實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氣質啊!

在趙長青介紹到他的時候,劉季面上立即露出了一個謙遜而又不失自信的笑容,對着顧绫雪和葉楠廷兩個人微微欠身以示禮節。

顧绫雪也笑呵呵的,見到了真人,那接下來就開幹起來吧!

想着,她便微微提高了一些音量,開口說道:“趙大人,據我所掌握的情報顯示,泗川郡不僅擁有豐富的礦産資源,水源亦頗為充沛。”

“朝廷此次派遣我和葉大人前來,正是為了詳盡調查這些資源的具體分布以及開發潛力,并考慮如何合理利用這些優勢,以推動這片土地的發展。”

“在座的諸位皆是本地的賢能之士,對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無比的了解,因此我由衷希望諸位能夠各抒己見,無論是關于資源開發、還是農業水利、工商業布局等,都可以說出來一同探讨探讨~”

泗川郡郡守率先開口說道:“顧大人所言極是,近年來,我等地方官吏也已經着力推廣良種種植、精耕細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始終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在水利設施上,為确保旱澇保收,我們已着手修繕灌溉渠道……”

……

注:據《禮記》記載,王公貴族的膳食中還包括了“濡豚”,即濕潤的豬肉,通常是指用豬肉制作的菜肴。

秦朝王公貴族副食包括了各種肉類,其中,“膳:膷、臐、膮、醢、牛炙”中的“膮”指的就是豬肉做的羹,豬肉在秦朝是被視為美味的食物之一。

就在顧绫雪和趙長青兩個人對本地資源深入調查與合理利用方面展開讨論的時候,在場其他地方官員們也開始各陳己見。

“農業乃國之根基,水利為農之命脈。下官認為大人們說的極是,但同時,如何有效分配土地、落實農民權益,以及建立穩定的糧食儲備體系,也是我等需要考慮的。”蕭何也對此發表了一下意見。

“嗯,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我還有幾點需要補充一下。”

“首先是手工業的發展,比如陶瓷,紡織,鐵器制造等,都需要大力發展一下并注意提高質量。”

“為了促進商品的流通,吸引周邊地區的商人,商業貿易也需整改一下,比如鼓勵市場開放,簡化交易手續什麼的。”

“再者,交通也至關重要,為促進人員往來和物資運輸流動,諸位可以考慮一下改善和擴建道路……”

“嗯……教育和文化方面,如今朝廷已做出了重大決策,即招攬諸子百家進入大學各自設立學院,新的造紙技術也将逐步取代竹簡成為新的書寫工具,這一變革将徹底改變知識傳播的方式,使得書籍不再局限于貴族階層,很快,用不了幾年全天下的百姓們應該都能讀的起書了。”

“所以,我建議諸位可以提前先多設立一些學校,嗯,學校就相當于官辦的私塾,教育的對象也不限男女,不限出身貴賤。”

“常言道,英雄不問出處,朝廷設立學校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培養人才,提高百姓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所以隻要百姓們願意送子女進入學校上學,都應該支持。”

什麼?

諸子百家進入大學各自設立學院?

将逐步取代竹簡的紙?

那是什麼樣的??

還有設立朝廷官辦的……私塾?學校?

教育對象不限男女,也不限出身貴賤?

提高百姓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

你都在說些什麼啊?

為什麼他們有些聽不懂的感覺呢?

聽到顧绫雪說的這些話,在場的所有泗川郡官員們全都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滿眼都是不可置信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