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8頁)

難不成……這也與這位武定侯有關?

“這不是你們農家與醫家到處宣揚的嗎?莫非朝廷真有極為高産的農作物?”墨家钜子黃庭靖疑惑的開口問道。

“那是自然!”李植微微點頭,言語間滿是驕傲與感慨,“豈止是高産那麼簡單,那簡直是相當高産!”

“不瞞各位,那玉米與西紅柿自種植之初,便是我農家人在重點關注,盡管此前還未成熟,但所結出的果實不僅數量衆多,品質亦相當優越!”

“畝産萬斤?”年近八十的道家領袖黃石公忍不住開口問道。

李植點了點頭,沉聲道:“不出意外,可達萬斤!”

這話猶如平地驚雷,讓百家領袖們再次倒吸了一口涼氣,心中也掀起了層層波瀾。

如果這一件件一樁樁皆屬實,那這位武定侯的功績确實相當之大了!

别說一個徹侯,就算官拜三公,也不為過啊!

黃石公捋着長須,眼中閃爍着睿智的光芒,“畝産萬斤,這在過去可是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加之輕徭薄賦、種植新作物,推行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若真能實現,可謂惠及萬民,功德無量啊!”

孔鲋也感慨的點頭附和,“誠如老先生所言,如武定侯這般功德,足以名垂青史!”

一時之間,諸子百家領袖們全都對顧绫雪愈發的敬佩有加。

而被隔離在外的諸家長者和弟子們全都一副恨不得多長兩隻耳朵的樣子。

有什麼是他們這些忠心耿耿的門人們不能聽的嗎?

……

顧绫雪從帝都大學出來之後便直接返回府邸,步入了書房。

雖然說今天給諸子百家都分配了明确的任務方向,但都是宏觀層面上的大緻規劃。

具體到課程設計、作業布置、周考、月考等環節都沒來得及提呢。

然後還有基礎設施建設,如桌椅闆凳之類的,也是時候開始打造了。

之前一直不說是因為要先将資源集中在軍備制造上,以确保秦軍各兵種所需裝備能夠迅速到位。

現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流水線生産,軍隊的裝備需求也差不多基本滿足了,所以也是時候分點兒精力造造别的了~

然後還有副校長、其他管理人員,也得抽個空挑選一些人上任。

顧绫雪一邊想着,一邊打開了抽屜。

一疊疊潔白細膩的白棉紙映入眼簾,顧绫雪看的心情極好。

“不得不說,朝廷制紙的效率是真的高,而且質量上也很不錯,再也不用我浪費積分兌換了!

“額,這個紡紗機的運作原理與結構布局……”

顧绫雪沉思了片刻,手中的毛筆蘸飽了墨汁,在紙上穩穩地落下第一筆。

那是人力腳踏的動力裝置簡圖。

随後,她一邊設想着如何通過一系列的齒輪、皮帶以及滾筒将動力均勻且高效地傳遞到紡織部分的核心,一邊将腦海中的畫面畫了下來。

緊接着,又将記憶中大緻的走線路徑,卷繞、梳理等關鍵工序,簡單的繪制了下來。

“唉,也隻能做到這裡了,剩下的讓他們自己研究改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