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否意味着,在兵器铠甲的制造上,也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充足境地?
秦朝為何能一統六國?
自秦孝公起,曆代國君勵精圖治,通過變法改革,使得秦國逐漸強盛,是一點。
雄師百萬、訓練有素,為第二點。
第三點,青銅兵器之制造技術,冠絕六國!
鋒利堅韌,殺傷力極強的青銅兵器,為秦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而如今看到這鐵輪,黃石公腦中隻剩下一個念頭——秦軍之兵器铠甲,豈非皆已更新換代乎?
“看似還可以。”
不同于黃石公的震驚,顧绫雪倒是淡定的很,笑呵呵的就請他一起上了馬車。
事實上她數日前便知道鐵官府那邊造出來了不少鐵質車輪,其中一批還被運送去了直道那邊。
秦朝是一個注重實用和效率的時代,尤其在軍事和交通上面。
所以對馬車這種重要的交通工具,不僅車輪在結構上具備拆卸更換的條件,就連車軸等部件也都有一定的标準化和互換性。
因此,才有車輪被單獨運送到蒙恬那邊的情況。
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收到這些“快遞”了,也不知道他們會是什麼表情?
想必臉色會很精彩吧!?
修路嘛,馬車不僅将諸如石頭、沙子、木材這些材料從采集地運送到施工現場,還要運送如鐵錘、鋤頭、鏟子等工具,更有必須的糧食與水。
故而,一個能承受更大壓力和沖擊,能在崎岖不平的路面或重載情況表現更出色,更能減少損壞和磨損風險,使用壽命更長的鐵質車輪那是一造出來就運送了七成到直道那邊。
而剩下的三成,又幾乎全部被充實到了秦軍之中。
顧绫雪能擁有一輛,完全是因為她是車輪的設計者。
除卻始皇帝之外,其他大臣一個都沒有,她是獨一份。
就在這一輛鐵質車輪馬車一路平穩、快速的朝鹹陽城外駛去的時候。
某個破敝不堪的民宅内。
金色的陽光透過殘破的窗棂,斑駁地灑在擠滿人群的狹窄空間裡。
中央站立的男子,正是身着青灰色長袍,面帶從容鎮定之色的張良。
周圍的人則皆是一臉的焦慮與憂心忡忡,他們緊緊的圍在他的周圍,眼中滿是對未知風險的憂慮。
其中一位額紋深陷、滄桑滿目的老者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安,嗓音略帶顫抖的對張良說道:“張兄,你當真要去?萬一秦軍設下埋伏,你恐有性命之憂啊!”
另一名大漢也随之附和,語氣中夾雜着憤慨與疑惑,“是啊!張兄你何苦單槍匹馬涉此險境?暫且不說那女子所說的話有幾分真假,就說那暴君可不是什麼仁慈之人,我等曾密謀刺殺過他,您真以為他會對我們手下留情不成?”
有年輕男子一咬牙,表态道“張良兄,我願與你同去!此事關涉我等生死禍福,豈可讓你一人承受此等風險?”
“沒錯,我等應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才是!我也與你們同去!”
面對衆人的擔憂與勸阻,張良微微一笑,事實上,這幾日裡,他們這些人也不止一次的談論過這個話題了。
該說的,他都已經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