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六國算什麼?”
“放眼天下,還有北境匈奴、西域諸國、南越諸族,西邊大月氏、天竺,乃至更遠的塞琉西帝國、托勒密帝國,以及中亞諸多城邦等等等,都還在分裂之中啊!”
“終有一日,這些分裂在外的勢力,必将成為大秦乃至後世子孫的隐患!”
“誠然,大勢雖趨合,但想要真正實現普天之下歸于一體,非一朝一夕可成,或需十年,或需二十年,甚至更長!”
“但有如陛下這樣的雄主在位,有上卿大人、通武侯大人你們這樣的能臣猛将存在,終有一日,會實現真正的大一統!”
見蒙毅和王贲全都一副目露精光,熱血上湧的樣子,顧绫雪繼續說道:“陛下現已下诏于全國範圍内招收學子,百家大儒也必能教出學識出衆之輩,但學府之中,恐缺了一份沙場上的血性和實戰經驗。”
“尤為關鍵的是,文武百官之兒女也将作為首批學子入學,若隻是紙上談兵,而無實戰經驗,那如何能夠擔當大任?”
“通武侯您也清楚,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終有一天,大秦的鐵騎将踏遍四海八荒!”
“那時急需的,便是通武侯您這樣身經百戰的将領來傳授後輩們寶貴的實戰經驗和應對危局的智慧。”
顧绫雪說着,直視着王贲的眼睛,一臉期待的說道:“當然,若學子們,甚至百家大儒們都能夠得到王老将軍的親身教誨,那就更好了!我大學總教官之位如今還空缺着呢!”
王贲聽的熱血上頭,心中更是湧起一股萬千豪情,他擡起頭,目光堅定的說道:“好!吾願前往帝都大學,傾盡畢生所學與實戰經驗,助我大秦早日實現真正的大一統!”
“至于吾父,雖年事已高,然猶憂國事。今夜吾便趕回府邸,與父詳談此事,看其是否願出山,以授學子。”
顧绫雪聽罷,滿臉的感動之色,起身便深深的施了一禮,激動的說道:“此事委實勞煩通武侯奔波辛苦了!學府之内,百家學者與諸學子,皆翹首以盼王老将軍親臨,傳授戰場之親曆,乃至那席卷六合、一統一六國之偉業!”
“此皆為日後大一統之寶貴經驗,必當傳世不朽!惠及後世無數英傑!”
王贲颔首,目露決然之色。
真正的大一統嗎?
誠然,此非一朝一夕之功,吾父之經曆與智慧,後輩豈可替代?
文武百官之子女,全天下有志之士,倘若皆被大儒教成紙上談兵之輩,無血性之勇,則國家何以為立?
思及此,王贲目光更加堅定的說道:“武定侯所言極是,吾必盡力勸父,使其出山授學子以實戰經驗,傳承血性之勇。如此,方不負陛下之厚望!”
“太好了!”顧绫雪一拍桌子,感動不已的說道:“王老将軍一心為國為民,其忠誠與擔當,世人皆有目共睹,他老人家斷然不會拒絕為學子們傳授經驗的請求。”
“明日早朝過後,我必攜諸子百家各家院長,親自于城門口恭候老将軍和通武侯兩位英雄歸來!”
王贲聞言,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哭笑不得的拱手說道:“好,武定侯盛情,贲實感于心,必如實轉告于吾父。”
“感激不盡!”顧绫雪雙手合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另一旁的蒙毅,此時此刻也是心髒跳得極快。
環顧宇内,誰為共主?唯我大秦,當之!
這一句話久久萦繞在他的耳中,一時間竟讓他有些失神。
原來我大秦之外,還有那麼多國家啊……
真正的大一統嗎……
“上卿大人。”
就在這時,蒙毅的耳邊傳來了顧绫雪的聲音,他擡頭看去,下一刻,就被她臉上燦爛的笑容給刺到了眼睛。
顧绫雪一臉可憐巴巴的看着他,說道:“如今帝都大學雖已步入正軌,但各項政策尚未完善。大人您在朝中參與制定過諸多政策,經驗豐富,不知能否抽空,助下官一臂之力,制定出一套既符合朝廷利益又能促進學術發展的教育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