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7頁)

嬴政失笑道:“準。”

“謝陛下!”

說話間,縱橫家外交戰略學院院長自覺的将這件事記了下來,好吧,回頭他就去抓,咳,去請人!

一頓接風宴,吃的滿朝文武百官大開眼界,感慨萬千。

來時輕松無比的步伐,此刻,全部都有些邁不動腿了。

太沉重了!

光是他們中洲大陸,就有無數國家還沒打下來呢!現在,好家夥,海外還有更多的國家!

曾幾何時,光是一個匈奴就讓他們頭疼無比,而現在,區區一個匈奴而已,光是一個商貿往來就已經快拿捏住了,原本還想着慢慢來,但現在,還是早點收服吧,畢竟種田、幹活都需要大量人手啊!

沒有充足的食物、人手以及兵器,如何一步一步統一七大洲!?

不能再慢慢來了!

時不待我!

真怕活不到陛下一統天下的那一天啊!

越想,滿朝文武百官心中的急迫感和憂心便越強烈一分。

太仆有些憂心忡忡的說道:“陛下欲一統七大洲,此志雖宏,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各地風土人情迥異,語言不通,法律不同,如何治理?更何況,長途征戰,民不聊生,恐非長久之計。”

李斯聽罷,那有些渾濁的老眼裡閃過了一絲精光,微微提高聲音,對太仆等人沉聲說道:“帝王一統六合,今欲跨海越漠,整合天下諸州,非法治不可,唯有以嚴明之法度規範各族,方可使之馴服,天下歸一。”

隻可惜,他已經七十多歲了,怕是活不到大一統的那一天了。

馮劫沉吟片刻後,說道:“嚴明之法是必然的,但也需仁義為先,不論征服多少疆域,首先應當考慮如何安撫新附之地民衆,推廣我大秦法制,使其得以迅速穩定,而非一味征伐。且遠涉重洋,恐難以實時管控,容易滋生叛亂。”

馮去疾微微眯了一下眼睛,也沉聲說道:“還須得重視文化統一,正如當年統一文字,度量衡一樣,應派遣學者遠播我華夏文明,以文化融合諸國。”

少府微微蹙着眉,擔憂道:“話雖如此,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将無比巨大啊,且目前我朝初定不久,民生尚需休養生息,若欲實現此壯舉,還需儲備充足的糧食,修繕道路,疏通運河,保障後勤補給線暢通無阻,否則即便兵馬一時得勝,長久維系也将困難重重啊。”

蒙毅呵呵一笑,“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不過當下可先派遣使節先行,了解各地風俗、國力、民心,尋找盟友,分化敵對陣營,或可通過婚姻結盟、經貿互惠等方式逐漸削弱他國抵抗之心。同時,切忌閉目塞聽,當廣泛接納各國來使,學習借鑒他洲之長,揚我大秦之威。”

聽着三公九卿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認真讨論,王翦心中也是豪情勃發,“若他日征戰必要,我王翦願身先士卒,以手中長劍,将大秦的旗幟插遍世界各地!”

蒙毅聽後當即稱贊道:“武成侯豪氣幹雲,本官佩服!”

馮去疾也哈哈笑道:“确實,王老将軍英勇善戰,威名遠揚,若能親自挂帥出征,必定能迅速平定四方!”

“哈哈哈……”

……

在文武百官們紛紛思考對策,相聊甚歡的時候,諸子百家這邊也同樣百感交集,生出一股急迫感。

儒家孔鲋感慨道:“我儒家素來講求大一統,天下也理應歸一聖明君主來統一治理,但王者之道,當在征服各地時,先以禮樂教化四海,而後以“德”服人,使萬民感念天朝恩德,皆能享受到大秦的恩澤,如此方能真正的天下歸心啊。”

墨家黃庭靖歎道:“戰事難免傷及無辜,但一統七洲之際,若能首要化解矛盾,興水利、利民生,做到兼愛,倒也不是不可。”

道家黃石公撫須笑道:“無為而治并非無所作為,而是強調以柔克剛,以靜制動,若朝廷能在統一過程中設立良好制度,以和平手段解決紛争,懷柔遠方,化劍為犁自然最好。若是不行,那便以德化人吧。”

“是矣!”

其他院長也紛紛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