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10頁)

鹹陽宮内。

肅穆的殿宇内,一道專注的身影坐于案前。

案台上,堆積如山的奏章層層疊疊,記錄着各地官員的報告、谏言和請示。

奏章邊緣,是鮮豔醒目的朱砂批注,一筆一劃,皆是統一天下、開創盛世的重任。

一名宮人步伐輕緩的行至嬴政身後,欠身施禮,輕聲道:“陛下,今日批閱的奏折已滿千本,夜已深,還請寬衣就寝,保重龍體。”

嬴政似未聽見,那修長而有力的手指緊握筆杆,在紙上疾走如飛,留下一行行力透紙背的朱批。

宮人似也習慣了,隻能靜靜地退至一旁,默默守候。

顧府。

顧绫雪今天也沒有閑着,而是坐在了書桌前。

說要組織各學院,對各領域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理論化,最終編纂成冊,那自然就要給個大方向的。

第一本就是數學。

說到數學,就不得不提《墨經》了。

公元前338年,也就是周安王14年癸巳,墨翟和他的弟子們完成了《墨經》,雖然這本著作隻是《墨子》書中的一部分,但在内容上就涉及了政治學、倫理學、法學、數學、幾何學、力學、光學、物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

其中的數學思想和定義,對後世的數學發展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比如《墨經》中記錄了的點、線、面、體、圓等幾何學的基本元素,有“端”(點),“尺”(線),“區”(面),“厚”(體),這些定義在概念上與現代幾何學是一緻的。

光學方面的論述則包括了小孔成像和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等。

還有《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雖然成書于西漢。

但前者反映的是先秦時期的數學成就,包括勾股定理的應用。

後者是總結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秦人們不僅懂得分數作為部分與整體之間關系的表示,還能在田畝分割、賦稅分配等實際生活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數的加減乘除以及約分、通分等複雜操作。

“啧,老祖宗們太強了,我這從哪寫起好呢?”顧绫雪左手托着腮,右手轉動着炭筆,努力在腦海中對比着現在數學以及這個時代的數學,一時間竟有些無從下筆。

首先《墨經》中的數學思想已經非常先進了,很多概念都與現代數學有着驚人的相似,隻是……

……

注:秦朝“連茅圈”或“豬廁”,将廁所建在家畜圈上面不是為了讓豬直接食用人的排洩物,而是三點原因。

1,衛生管理:将人的排洩物與家畜的排洩物一起收集和管理,維護居住環境的衛生。

2,循環利用:将排洩物作為肥料,用于農田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3,空間利用:在有限的空間内實現多功能的利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隻是現代數學發展成了一套精确的符号系統,使得數學表達更為簡潔和标準化了。

然後邏輯推理、無限概念以及數學概念的抽象性方面,與現代數學基本都是一緻的。

隻是概念的深度和廣度不如現代數學完善,證明方法沒有現代嚴格,更側重于理論與邏輯,沒有強調在其他領域的運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