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常和老少府兩個人一臉的狐疑之色。
治粟内史卻是心跳的越來越快,上一次,還隻是潛在的、有可能存在的礦脈!
而這一次,這兩張紙上,不僅寫出了關于銀礦和煤炭是如何形成的,還寫出了該如何預測礦脈位置之法,位置直接具體到了縣!最後,還有改良後的開采提煉之法,以及大概預測了一下可能存在的儲量!?
就拿最近的一條大銀礦來說,預測的位置說是主要集中在長江、黃河的分水嶺,也就是漢中郡的旬陽縣,内史的杜縣和藍田縣!
至于地下銀儲量,竟高達數百萬斤!
要知道他們大秦這麼多年以來,開采的總産量也不過隻有數十萬斤啊!
治粟内史的手指都在微微顫抖,仿佛捧着的不是紙張,而是沉甸甸的财富!
“這……這怎麼可能……僅旬陽縣、杜縣與藍田縣三地,其地下竟藏有數百萬斤之銀礦?是我大秦曆年開采總量的數十倍之多……數十倍啊!”
而我大秦疆域遼闊,縣數不下七八百!
天知道還有多少未被發掘的寶藏深埋于這廣袤大地之下!
“而這還不是最多的,我大秦北部邊疆,陰山以北的大興安嶺中南段居然才是最大的!?”
“有多大?”少府咽着口水問道。
治粟内史咽了一口口水,眼睛亮的吓人,“比之此三縣還要多上八倍!”
少府舔了舔幹澀的嘴唇,聲音帶着一絲顫栗,“數千萬斤啊?!”
挖不完!根本就挖不完!
治粟内史莫名的生出了一種急躁的心情。
奉常和少府兩個人也同樣感到一股莫名的煩躁。
他們大秦的金銀器制作技藝已經相當高超,但就是因為礦藏分布不均勻,導緻開采量有限,以至于物以稀為貴,往往隻能為皇親國戚、權臣富貴所特享。
而今聽到他們大秦的地下居然有這麼多銀礦,三個人的眼睛都紅了。
顧绫雪見三人興奮無比的樣子,開口道:“諸位大人,我必須提醒一句,這些數據都隻是基于理論推測,實際情況可能有所不同!而且,即便儲量龐大,我們也需謹慎行事,做好長遠規劃,确保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
“今日之言,僅限于此室之内,還望各位大人保密,而且出了這個門我也是不會承認的。”
聽到顧绫雪這麼說,謝文淵三個人雖然心中有萬馬奔騰,但還是冷靜了下來,紛紛表示定會守口如瓶。
顧绫雪這才笑着繼續說道:“事實上,據吾等種花家的分析推測,琉璃郡的銀礦總量可能是我大秦北部邊疆銀礦的三倍之多!”
“故吾建議,大秦之地,宜先于數處挖掘,量不必多,以探其實。”
“而琉璃郡藏量既豐,自當為挖掘重點。吾已有所安排,倭人之中,半數耕作,半數采礦。”
好家夥!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啊!
三人看向顧绫雪的眼神都有些詭異。
之前朝堂上不還是一臉正氣的說以德服人,以勞育人,讓倭人痛改前非,滌蕩其蠻荒之氣嗎?
今日裝都不裝了?
“至于北疆那邊……”顧绫雪看向治粟内史,微笑道:“大人不如明日早朝向陛下請奏聘請匈奴人挖掘?”
治粟内史聞言,眉頭有些微蹙,沉吟片刻後才緩緩開口說道:“北疆合作之策倒也可行,不過其間暗含數重隐患,需審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