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翰眉頭緊鎖,有些猶豫的說道:“此等機會千載難逢,若能稍作觀察,或許能有所得。”
“鄒院長言之有理,我等若能親眼目睹這上古機械之運作,哪怕隻一刻,也是學術上的一大突破啊!”公孫韬也有些着急的附和道。
孔鲋也皺着眉頭,歎道:“黃院長,我等皆為學者,面對此等上古文明的遺迹,實在是不忍就此錯過啊!”
“沒錯,這可是千載難逢之機遇,若是能仔細觀察其運作原理,或許能為我等打開新思路。”黃石公也說道。
黃庭靖歎了一口氣,說道:“我何嘗不知諸位心中所想,但顧大人亦有言在先,此二車不過是冰山一角,未來尚有更多厲害之器等待我們去發掘。今日若因一時好奇而置生命于不顧,他中不知是誰低語了一聲,這句話像漣漪一樣迅速擴散。
很快,所有學子便恭恭敬敬的向着張良拜了一禮,“拜見張副校長。”
“不必多禮。”張良站立于校門前,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微微颔首笑道,“諸位皆是各郡翹楚,爾等能于短日内雲集于此,實令我心甚慰。”
“昔日,朝廷有禁,私學不興,士以吏為師,而今時移世易,官學大興,諸子百家,達者皆可為師,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
說着,張良語氣漸重,目光中充滿了期許,“望爾等珍惜此機遇,勤勉向學,博采衆長,日後成為國家之棟梁,為民造福,為天下開太平!”
面對張良的鼓舞,在場三千多名學子們個個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使命感,聲音響亮而堅定的齊聲答道:“謹遵張副校長教誨,我等必當勤學不辍,以學報國!”
“好!爾等有此決心,國家未來可期。”張良見學子們士氣高昂,心感欣慰,舉手示意衆人安靜下來後,随即朗聲說道:“陛下與校長大人們皆已先行,我等也即刻整裝,速速跟上,勿讓陛下久候!”
“唯!”學子們齊聲應道。
學者們也都是會心一笑。
看到王绾與他的家人們也都到場了之後,張良當即翻身上馬,一揮手,指向前方的道路:“出發!”
一聲令下,三千多号人或翻身上馬,或登上馬車,如同一條長龍般,匆匆出發。
在一陣緊湊而有序的追趕中,帝都大學的隊伍終于在抵達黃土台塬前的最後一刻趕上了大部隊。
放眼望去,層層疊疊的黃土,形成了一大片寬闊平坦的台地,金色的陽光下,從淡黃色到深褐色,深淺不一的黃土上布滿了一片片農田。
顧绫雪一邊想着,一邊笑眯眯的四處欣賞着美景。
就見道路兩邊的田野裡,有一大片的金黃的區域,那裡,有沉甸甸的麥穗和小米穗在微風中搖曳,也有已經收割完畢,隻留下整齊的麥茬與偶爾可見的麥捆。
與金黃相對應的,還有正在播種的冬小麥,那一片片剛被翻新過的田地裡,農夫們彎腰低頭,用簡陋的工具一邊挖坑一邊撒種,動作熟練而有序。
除此之外,還有大片大片豆莢飽滿的大豆、小豆(綠豆)等豆類作物,以及生長旺盛、綠意盎然的白菜與蘿蔔等蔬菜。
一路走下來,灌溉的水渠蜿蜒穿行于田間,裝置簡陋的辘轳緩緩轉動,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空氣之中滿是成熟作物特有的芳香。
辇車之上,嬴政端坐其中,目光所及之處皆是豐收的盛景,尤其是看到那一大片生機勃勃的玉米林時,臉上不經意間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天呐!那是什麼!?”
當後方的新來的各郡學子們也看到前方不遠處,那足足有十多尺高,而且異常茂密的玉米林時,一個個全都不由自主的張大了嘴巴,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們長這麼大,就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高大的農作物!
不僅高,而且還異常茂密!
馬車内,李植看着那一片已經呈現出金黃色的成熟迹象,看着那已經開始松動,露出了裡面飽滿的玉米粒,眼眶竟不知不覺中濕潤了。
這些玉米,有他親手播種過、澆水過、施肥過,他也曾看着它們從幼苗到生長的全過程,隻是近來因為學院原因,并未曾親眼看到成熟的過程,雖有些遺憾,但此刻心中還是湧動着無法言喻的激動與自豪。
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豐收景象啊!
王翦也從馬車内探出了頭來,看着那些輕輕搖曳的玉米穗,心中不禁生出了無盡的感慨,“此等豐收,非但養家糊口,更是國家之福,百姓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