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6頁)

更别提掌管帝都大學了,這可是大秦教育之命脈!

這份重任,即便是經驗豐富之老臣也未必能夠輕易承擔。

初來鹹陽第一日,就聽到這匪夷所思的事情,隗狀看向顧绫雪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樣了,顯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雖然這位小顧大人的事迹早在兩個多月前便在醫家學派與農家學派的贊賞之下,在民間廣為流傳,但談論最多的也隻是她的郎官之位,以及向朝廷獻上高産糧種之事。

這才多久過去,究竟是何時升官加爵的?

當然,光是獻上高産糧種這件大功,封最高爵位無可厚非,可以理解。

但典客?帝都大學掌管權?

陛下是不是過于器重了?

他忍不住回憶起自己漫長的仕途。

自秦莊襄王時期開始,他便從縣官開始做起,一步步腳踏實地,管理過郡中事務,也肩負過一郡治安之責。

随着經驗與政績之積累,才先後被提拔為郡官、九卿,直至秦統一天下後,才終于榮登丞相之位。

這一路,足足走了四十餘年。

而現在,眼前這位年僅十六的女子,僅僅用了三個月,便已取得如此輝煌成就,成為了朝中舉足輕重之人物。

隗狀一邊感慨着,一邊對顧绫雪投去了贊許的目光,“顧大人年紀輕輕,便已身居要職,實在令人欽佩。”

顧绫雪輕輕搖了搖頭,謙遜的回答道:“隗大人實在是太過擡舉晚輩了。”

“晚輩能有今日之成就,不過是比常人多翻閱了一些書籍,也有幸涉獵了一些古籍,因而才知曉常人所不知之見聞。”

“若論提出建議,或許晚輩能略盡綿薄之力,但說到底,也隻是紙上談兵罷了。真論及具體實施與實務操作,晚輩自知尚淺,遠非您與王公這般宦海浮沉多年、經驗豐富的前輩所能及。”

“所以,說到底,也不僅有賴于時勢與機遇,更離不開陛下與朝中諸多前輩提攜。”

聽到顧绫雪這一番謙虛無比的話,王绾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當真隻是紙上談兵?

不見得吧!

要知道僅僅隻是略盡綿薄之力的“建議”,就讓他足足六個日夜沒睡過一個整覺了!

王绾心中暗自思忖,不論是文化同化的長遠策略,還是地球儀、動物園這樣的新奇構想,亦或者是燃煤鍋爐集中供暖之設想,樁樁件件,無一不是深思熟慮、切實可行之方案。

雖自稱紙上談兵,實則胸中自有雄兵百萬啊!

若真讓她做,不見得做不好。

隻是政務當真太多了!

隗狀見王绾面色凝重,沉吟不語的樣子,心知其中謙虛的成分可能比他所想的還要大一點。

能夠在馮去疾、李斯這一幫老謀深算的眼皮子底下爬到這個位置上來的,怎麼可能會是紙上談兵之輩!

……

三人寒暄之間,大部隊也已經抵達了鹹陽宮門口。

期間,越聊,隗狀便對顧绫雪的感觀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