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7頁)

天上之雷電嗎?

剛來的王绾幾人全都是一驚,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了顧绫雪。

見在座的所有人全都看向了她,顧绫雪坐了下來,眼中閃爍着明亮的光芒,說道:“諸位大人,我方才所說之電網,與天上雷電非同一物。”

“電網,實際上是一種用于輸送電力的網絡。”

“正如燃煤鍋爐能為百姓提供溫暖,而電網的建設,則将點亮千家萬戶,照亮每一個角落。”

“陛下欲在一年之内造出電報機,為此,大秦必須先行建立電網。”

“而首先,朝廷需要建立發電站,利用水力、風力或煤炭燃燒産生動力,轉化為電能,然後,通過輸電線路将電能輸送到各個地區。”

“這些線路需要用到銅或鐵等導電材料,同時還需絕緣材料以防漏電。”

“接下來,是配電系統,我們需要在各個關鍵節點設置變電站,将高壓電轉換為适合家庭和工廠使用的低壓電。”

“這樣,無論是鹹陽宮、軍營、官府還是尋常百姓家,都能用上電了。”

“接下來的時間裡,帝都大學将全力研制燃煤鍋爐、蒸汽機等關鍵技術。”

“而諸位大人這邊,還請幫忙評估一下供暖與電網之需求,包括覆蓋區域、預期使用人數,以及可能的能源消耗。”

“順便再規劃一下供暖系統的管道路線,以及電網路線,以确保能夠有效地将熱量與電力輸送到各個區域。”

“此外,朝廷還需要建設電網基礎設施,比如架設電線杆和鋪設電纜。”

十九人:“???”

現場足足沉默了好幾秒鐘,蒙毅才若有所思的開口問道:“電報機是何物?”

能讓陛下親口下旨于一年内造出,必然是極端複雜,又極其重要之物吧!?

面對十九雙直勾勾的眼睛,顧绫雪微笑着解釋道:“以往,吾等傳信,或憑飛鴿,或藉快馬,即便日夜兼程,不眠不休,自鹹陽到九原郡,也需十天十夜,而蒙内史如今正在修建的直道,一旦全線貫通,快馬疾馳便可縮短至三天三夜。”

“但,還能更快否?”

顧绫雪自問自答道:“上古有奇器,名曰「電報機」,此器乃借無形之電流,傳遞文字于瞬息之間,無論山水相隔,皆可令消息互通。”

“而電報機之制,便是以金屬為線,連接兩端。”

“一端有人,以特制之法,将言語化為點點劃劃之信号,另一端有人,以機巧之器,将信号複譯為言語。”

“其間無需信鴿,亦無需驿馬,唯賴電流之速,消息可立至。”

什麼?

消息可立至?

如何個立至法?

在場三公九卿們心中皆是一震,面面相觑,難以掩飾内心的震撼。

他們皆是閱盡世事,學識淵博之人,然而此時所聞,卻如同天方夜譚,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不是顧绫雪這段時間以來給過他們的“驚喜”實在是太過多了,他們高低得問上一句,「此等奇技淫巧,豈非荒謬絕倫乎?」

見衆人面露驚疑之色,顧绫雪突然想到了什麼,咳嗽了一聲,解釋道:“咳,适才所言電報之速,實則略有誇大。”

衆人聽此非但沒有怪罪,反而還微微松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