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敢毫不猶豫的表達衷心,但關鍵,他敢說,他們還真敢信不成??
這其中難不成有什麼陷阱?
張良輕歎一聲,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慨,語氣沉重的說道:“校長大人之仁德,實乃天地可鑒。”
“想當年,我張良也曾誤入歧途,犯下滔天大罪。”
“但校長大人相信,人皆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于是不顧自身安危,力排衆議,舉薦我為帝都大學副校長,與前丞相隗公、王公共同執掌大學。”
“陛下亦是無比仁慈與寬容,不僅給了我之新生,更讓我有機會為朝廷效力,洗清自己罪孽。”
英布和趙監工兩個人隻感覺腦中“轟隆”一聲。
等等,你說什麼?
犯下滔天大罪???
你還真是那個被全國追捕的反賊啊!?
“英布。”張良直視着英布的眼睛,說道:“你今日所面臨的,或許正是我昔日之境遇。”
“今日,校長大人聽聞你極為勇武,覺得你有将軍之才,才冒着巨大風險,願為你求得一次赦免的機會,讓你有機會一展所長,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張大人,小人……小人實在感激不盡!”英布心中湧動着複雜的情感。
這……
難不成是……預言成真了!?
他年少時,曾有相士為他看相,預言自己“當在受刑之後稱王”。
對此,英布自然是愉快地接受,并一直以此自勉,即便是服勞役期間,也一直與許多罪犯頭目和英雄豪傑有所交往,為的便是有朝一日“稱王”。
而今,機會就這麼來了?
即便是一直自信無比的英布,此刻也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張良知道想要讓英布真心效忠于朝廷,僅憑三言兩語是不可能的,隻有讓他深刻理解帝國的強大與天命所歸,具備與他一樣的“信念”才能真正放心使用。
畢竟,他也不希望此人假意投誠,最終害人害己。
于是感慨的說道:“我大秦,自商君變法而崛起,曆經數代君王努力,終統一天下,此乃天命所歸,正是英雄用武之時。”
“大秦律法雖嚴苛,但有罪當罰這一點,一視同仁,如此方能維護秩序,保一方安甯。”
“你曾因罪受罰,如今在骊山受苦役,這是你過去行為所必須承擔之後果。”
“但朝廷有功亦當賞,倘若你能幡然醒悟,憑借己身勇猛與才能,奮勇殺敵,建立功勳,加官進爵、榮華富貴皆不在話下不說,還必能在這大一統之機,闖出一番天地,成就不世之功。”
張良卻好像沒有看到兩人面上的震驚,還在繼續說道:“陛下曾言,我秦始皇,承天命而生,繼偉大而立,我所行之處,皆為天下蒼生計!”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今七國阋牆之争結束,正是天下歸一之重要時刻。”
說着,張良從懷中掏出他的筆記本,翻到世界地圖這一頁,指着地圖上大秦所在的标記,感慨道:“此乃世界地圖,天下共分為七個大洲,我大秦所在的中洲大陸上便有上百個國家分裂在外,全世界更是有千種語言,百種文字。”
“今,始皇陛下,欲一統七大洲,将數千個國家納入麾下,如此宏圖大志,前無古人,後也恐難有來者!”
世界地圖!?
七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