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頁)

“顧绫雪說那其他五個大洲上面又是什麼情況呢?現已知曉的西極希臘文明、南部天竺,他們的智者正在傳播文明之光,教化世人。”

“試想一下,倘若有一天,某個文明發明出了類似奇肱國的機械飛車,自高空中發射着高炮與火箭,到時候,會不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當然了,不要害怕,目前看來,放眼整個天下,科技最為發達的還是我們大秦。”

顧绫雪看向陳平幾人,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們年輕,有朝氣,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遇到了有史以來第一位有志一統天下的明君。”

顧绫雪指向地圖上的五大洲,“看見那巨大的五大洲沒有?帝國需要的,正是有識之士,有志之人。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争取有一天走出去,成為各州郡守,甚至州長。”

“畢竟,不管是曾經的七國,還是現在的匈奴、滇國、西域諸國什麼的,說到底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後世子孫看了史書怕是都得搖頭,都瞧不起我們這些老祖宗。”

“格局放大一點,想要開疆拓土,就開拓外邦地盤,争取讓全世界都說我們華夏語,成為華夏人。”

“而我們這些人,不僅要超越曆代前賢,在族譜上單開一頁,還要讓有生之年的這段曆史,成為整個華夏文明史上最輝煌的那一篇幅!”

“陳馀、彭越、申屠嘉、李誼,你們膽識過人,思維清晰,本官瞧着日後必定能夠出人頭地,可有想走出中洲,前往其他五大洲統治的想法?”顧绫雪的目光在四人身上一一掃過,微笑着問道。

陳馀、彭越、申屠嘉、李誼四個人一時間都有些沒反應過來,實在是顧绫雪這一番長篇大論,說的他們都已經完全驚呆了。

自己人打自己人,後世子孫都瞧不起我們這些老祖宗?

要開拓外邦地盤,成為各州郡守?甚至州長?

陳馀、彭越兩個未來的著名将領,漢朝開國功臣,此時聽着顧绫雪的話,不由地都有些熱血沸騰。未來的宰相申屠嘉,心中也是蠢蠢欲動。

人生在世,求得便是一個功名利祿。

如果這世界地圖是真的,七大洲也是真的,那麼,一旦真的成功打下七大洲,實現天下一統,前者就不說了,即便是後世,也不可能出現比這還要大的功勞了吧?

千古留名啊!

這一刻,他們突然有些理解始皇帝的雄心壯志了!

也突然間覺得自己以往的眼光實在是太過狹隘,更突然覺得,曾經七國間的戰亂,怎麼就跟小打小鬧一樣啊!?

片刻之後,首先回過神來的彭越,才咽了一口口水,說道:“大人,吾等雖出身寒微,但并非膽小之人,若有機會,自然願走出中洲,為大秦開疆拓土。”

“隻是,吾等不知這五大洲之上,是否有強大的國家?若貿然前往,恐遭遇不測。”說着,彭越有些僵硬的伸出手,指着地圖上大洋洲的位置,問道:“就譬如這瓊洲,吾等對此全然不知,不知其有多少國家林立,不知其人口幾何,更不知其當下究竟是何種狀況。”

彭越雖然被顧绫雪說的有些心動,但他向來是個謹慎無比的人,甚至在面對未知地域時,不能僅憑一腔熱血行事。

“彭越,還有諸位,你們懂得思考,這是個好事!”顧绫雪語氣中帶着一絲欣慰和感慨,但下一秒又搖頭笑着輕歎一聲,說道:“隻可惜,世人多蒙昧,開智之人太少了,這便是始皇帝陛下為什麼建立帝都大學存在的原因之一,我們要培養出更多有智慧、有勇氣的人才。”

“扯遠了,言歸正傳,這天下從不缺乏勇于探險之人,朝廷如今已經探查了一些關于瓊洲的情報。”

“我大秦疆域大嗎?目前為止,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響戶,北據為塞,并陰山至遼東,疆域面積大約達到了五十一萬萬到五十四萬萬畝。”

“而瓊洲,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小的一個大洲,其陸地總面積将近三個大秦之大。”

“但如此廣袤的疆域,卻至今未曾建立過國家,而是由許多小規模的部落或社群組成,這些部落也較為分散,每個部落的人口規模可能從幾十人到幾千人不等,整個地區的人口可能在數萬到數十萬之間,絕不會超過百萬人。”

“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并沒有自己的文字。”

“可諸位要知道,據考古發掘表明,瓊洲上的人類生活史,上溯可至四萬年以前,但直至目前為止,那裡的土著居民尚處于新石器時代。”

“這也就是說,那裡的人,仍然主要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獵、采集和捕魚等方式維持生計。”

“當然,在一些較為适宜農業發展的地區,有些部落可能會種植一些适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作物,比如芋頭、薯類、香蕉之類的。”

顧绫雪說着,倚靠在椅背上,雙眸中有幾分明亮的光彩,感慨道:“這瓊洲,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