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5頁)

“顧大人說,凡有功于大秦,有益于蒼生者,但有所求,但有所為,陛下必當予以應得之賞!因為陛下極為聖明,有海納百川之胸懷,絕非拘泥于舊規,也絕不迂腐!”暗衛一邊在腦海中回想着,一邊繼續說着。

呵呵,這小子。

聽到顧绫雪又在背地裡誇贊他,嬴政微微搖了搖頭,那威嚴的面龐上也浮現出一抹笑意。

緊接着,暗衛又将項羽在顧绫雪的遊說下,似乎對西極洲極為感興趣,範增也答應成為博士官并接受帝都大學榮譽教授之位的事情也說了一遍。

嬴政聽後并沒有一絲意外,因為,從這二人不遠千裡趕到鹹陽的那一刻起,他們在這場無形的較量中便已經輸了一半。

再加上那小子卓越的口才,又有幾人能抵擋得住?

就連他聽了,不都已經前後削減了長城力役,也停了阿房宮了嗎?

畢竟,那言辭說的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每一句話都顯得那麼有理有據,讓人聽了不僅高興,還真能看到能實現的希望。

眼看說的差不多了,一名近臣再次來到嬴政身前,恭敬地彎腰行禮,禀告道:“禀陛下,蜀郡郡守在外求見。”

“宣。”嬴政微微颔首,然後揮手示意暗衛退下。

暗衛會意,恭敬地行了一禮後,悄然退去。

在這歲末重要時刻,并非所有郡守都需奔赴鹹陽。

如與鹹陽遠隔千山萬水,道路崎岖的南海郡、桂林郡等,都需留鎮一方,以保境安民,穩固治理。

根基尚淺的新置郡縣,若無急難之事需處理,也特許其專注于地方建設,墾荒拓土,不必長途跋涉來鹹陽參加。

至于那些負責守衛邊疆、國防要沖之地區,如隴西郡、北地郡等郡守便得必奉诏入都,彙報經濟發展情況,共商邊防大計。

蜀郡、巴郡等經濟繁榮、物産豐富之郡,郡守亦需遵命赴都,非但需彙報歲入盈餘,更兼商讨如何進一步開發資源,促進商貿,以富國強兵。

四十四年之前,蜀郡之地頻遭岷江洪水侵害,旱澇無常,民不聊生。

為徹底根除岷江水患,時任蜀郡郡守李冰,攜手其子,毅然決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曆經春秋五載,終使終使岷江馴服,水患得治,自此,蜀郡之地化身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秦國糧倉!

加之蜀郡之絲織、鹽鐵諸業頗具規模,不僅滿足本土之需,更遠播四方,惠及他域。

而地理位置,還處于大秦西南之隅,實為向外拓展疆土、穩固西南地區的戰略要地,對穩固邊疆安全至關重要。

更别提蜀郡人口繁庶,足有百萬之衆,若有戰事,可為大秦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了。

故而,嬴政對蜀郡郡守即将詳陳的經濟發展情況還是格外重視的。

就在蜀郡郡守恭敬的講述着蜀郡的各項事宜,從經濟發展的最新動态到民生改善的具體舉措,每一個細節都不敢遺漏的時候,顧绫雪身着一襲黑色官服,步伐從容地步入了鹹陽宮。

“草率了,這段時間忙瘋了,居然把英布他們給忘了,不過現在也不遲,畢竟從這到骊山,也就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顧绫雪一邊走,一邊喃喃自語道。

不多久,顧绫雪便抵達了章台宮,對着門口的内侍說道:“煩請通報陛下,顧绫雪求見。”

“顧大人稍等,卑職這就去禀告陛下!”

雖然此時蜀郡郡守正在面見陛下,但内侍深知這位顧大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根本不敢怠慢,說完便快步走進了殿内。

此時,嬴政正專注的聽着蜀郡郡守的彙報,聽到内史的禀告,微微擡眼,笑道:“讓她進來。”

蜀郡郡守有些驚訝,心中也有些好奇這位顧大人究竟是何等人物。

他早就聽聞其在朝堂之上屢獻良策,短短數月便官至九卿,獲封最高爵位,可惜這樣的人物他一直未有機會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