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8頁)

随着隊伍越來越近,運輸車上的包裹被一一打開,士兵們全都是微微一愣,緊接着一股暖意瞬間湧上心頭。

這些,居然是一件件用羊毛絮精心填充的夾層衣物!

一位面容滄桑的老兵,粗糙的手指輕輕撫摸着柔軟暖和的新衣,眼中淚光閃爍,感慨道:“吾等戍守邊疆,陛下卻未曾忘記,有此厚衣,足以抵禦風霜,吾輩當更奮勇殺敵,不負聖恩!”

“陛下關懷備至,吾等定當以命相守邊疆,不負聖恩!”邊疆各郡,亦是一片歡騰。

……

注:古代的一些大型工程或軍事行動中,女性通常不會直接參與到像修建長城這樣的重體力勞動中,而是會在後方以間接的方式參與到後勤保障,比如紡織、縫制衣物等一些手工勞作,然後将物資運往邊境,所以這裡沒寫女勞工。

不過也有特殊,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秦将任嚣、尉他征讨嶺南時,因士卒們不适應當地炎熱潮濕的氣候,加之物資補給困難,曾上書請求從内地調遣無夫的女子,前往解決士卒的衣物補給問題,秦始皇最終批準了

1.5

萬人。

在邊疆各營地迅速将一件件用羊毛絮精心填充的夾層衣物分發下去的時候。

大秦四十八個郡,處處都彌漫着一種喜慶的氛圍。

各郡縣的集市上,一眼望不到邊的攤位上堆滿了新鮮的蔬菜、肉類、水果等年貨。

小販們鼓足了勁大聲吆喝着自己的商品,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有賣水果的清脆呼喊聲、賣布料的極力誇贊聲、賣飾品的熱情推銷聲。

來來往往的人們摩肩接踵,有的在精心挑選貨物,與攤主激烈地讨價還價。有的則與熟人不期而遇,站在一旁熱絡地交談着,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孩子們在人群中歡快地穿梭嬉戲,追逐打鬧着,那清脆的笑聲如同銀鈴般在空氣中清脆地回蕩。

就在這熱鬧非凡的集市中央,一個個官吏神色肅穆地帶着一卷卷嶄新的诏令,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了集市中央,在最顯眼的位置上,将诏令張貼在了牆壁上。

布告上的内容篆書寫就,墨迹看起來并未完全幹,還散發着淡淡的墨香。

周圍的百姓們看到官吏的這一舉動,紛紛好奇地圍攏過來。

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中年男子好奇的問道:“官爺,這上面寫的是何事啊?”

官吏微微揚起下巴,鄭重地說道:“此乃郡守大人所書關乎祭祀之布告,關乎明日祭祀大典的時辰與地點,且待令史前來宣讀诏令内容。”

時辰與地點!?

聽到這話,衆人全都激動了起來,朝廷前段時間就已經發布過诏令,不僅給他們撥下了赈濟之物,也說過會組織整個郡縣舉行統一祭祀活動。

也就是說元旦之日,郡守大人會帶他們一起祭天、祭地、祭祖先!

這些時日,他們家家戶戶都在忙碌着打掃庭院,清洗家具,也早已經采購了年貨與祭品,就等着明天的祭天大典呢!

“各位鄉親!”

不一會兒,一名負責宣讀诏令的令史便穩步走到了布告前,他一開口,周圍的議論聲便突然都停了下來。

令史也如往常一般,清了清嗓子後,聲音便無比洪亮的開始宣讀道:“郡守大人有令!”

“歲末已近,為祈來年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我大秦子民皆需于明日卯時,齊集郡城宗廟,共行祭祀大典。”

“此祭,乃敬天地威儀、祭先祖恩德、祈豐年福祉、保萬民平安!”

“萬望子民誠心以待,身着莊重之服,心懷敬畏之情。”

“祭祀之時,三牲齊備,香燭袅袅,以表我大秦子民對天地之尊崇,對先祖之追思,對國家之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