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1頁)

知情人士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壓低聲音繼續說道:“沒瞧見三公九卿們個個面不改色,都沒說什麼嗎?依我看,這必然是陛下授意的!當作沒看見便是,切莫多言,以免惹禍上身!”

幾人聞言,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後,便默契的閉上了嘴巴。

顧绫雪蹲在祭台的台階上,雙頰微微泛紅,眼睛緊緊盯着手中那張剛剛拍出的照片。

照片上,始皇帝高大威嚴的身影屹立在祭壇中央,青銅大鼎中的火焰在熊熊燃燒,整個畫面充滿了令人震撼的威嚴與權威感。

看着前方隻冒出半個身子,偷感十足的某人,嬴政眼中似乎閃過了一絲無奈之色。

“陛下,神火既燃,天神已感陛下之誠。今當送神,請陛下率我朝百官,以虔敬之心恭送天神,保我大秦萬世昌盛。”禮官上前一步,神色肅穆,高聲說道。

嬴政聽罷,緩緩轉過身,面向東方,群臣們也緊随其後,動作整齊劃一,仿佛經過千百次的演練,與嬴政一起,再次行禮,恭送天神離去。

在這莊嚴的時刻,仿佛整個世界都靜止了,那原本激昂的鼓樂聲也由高轉低,仿佛是天地間的低吟,逐漸減弱,慢慢歸于平靜。

隻有鼎中的火焰還在輕輕跳動,發出輕微的噼啪聲,在默默地為這場盛大的祭天儀式畫上一個圓滿的句号。

“陛下之虔誠,必能感動天神!”

馮去疾低聲感慨道。

“天佑我大秦!”李斯望着鼎中的火焰,心中感慨萬千。

尉缭也面露欣慰之色,“願天神庇佑,大秦繁榮昌盛。”

送神完畢後,按照往年的慣例,此時本應是始皇帝帶領群臣依次離開祭祀場地,宣告祭天儀式正式結束了。

然而,就在尉缭話音剛落之際,謝文淵邁着沉穩的步伐恭敬地走到隊伍前方。

就見他整肅衣冠,先朝着始皇帝深深一拜,而後挺直身軀,聲音洪亮的說道:“陛下聖明,洞徹千秋之事,今特設刻石留言之儀,以筆墨銘記今日盛典。”

“此非獨敬天法祖之舉,乃将後世子孫之望镌于石,傳之久遠,以激勵我秦人世代奮進,保大秦之業永固。”

說罷,謝文淵再次施以大禮,“請陛下聖駕親臨,率文武百官,共赴刻石留言之處,以刻祈願期望于石,令後世子孫得見而記于心中。”

随着禮官的話語落下,祭壇之上,氣氛愈發莊重肅穆。

刻石留言?

激勵我秦人世代奮進?

文武百官們心中頓時湧起了一股微妙的情緒波動,疑惑、好奇,進而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此舉,聽起來甚是新奇啊!

嬴政微微颔首,衣袍随風輕揚,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善,當依禮而行。”

“陛下聖明!”群臣們立刻齊聲應道。

随後,始皇帝龍行虎步,率先邁開步伐。

文武百官們個個神色肅穆,井然有序地跟在後面,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着刻石留言之處前行。

沿途,秦兵們身着铠甲,手持長戟和劍盾,如同一座座沉默的雕塑肅立兩旁,無聲的彰顯着秦軍的嚴整和威武。

随着隊伍的行進,始皇帝和文武百官逐漸接近了專門用于刻石留言的區域。

這裡,禮官們早已精心籌備良久,各式各樣的石材錯落有緻地擺放着,大的足有半個人高,小的則隻有巴掌大小。

刻刀等工具皆被整齊地擺放在特制的工具架上,在刻刀架的旁邊,還放置着一些輔助工具,如小巧的錘子、尖銳的鑿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