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處在驚歎和懷疑中的衆人聽到“火炮”二字,頓時不再多想,注意力再次集中在了顧绫雪的身上。
顧绫雪繼續說道:“早在很久以前,抛石機便已被施于戰陣之中,這種器械,主要以木架、杠杆和投射物組成,可以說是火炮的雛形,它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塊等投射之物飛擲而出。”
“于攻城戰中,士卒們通過人力拉動繩索,因為這個繩索連接着杠杆的一端,所以當用力拉動繩索時,杠杆的另一端就會産生極大的力量,從而将巨大的石塊投至城牆之内!”
“而這些石塊一旦落入城中,非但能破城門、砸毀城牆,說不準也能砸死一大片,造成極大的破壞。”
抛石機!?
隻要拉動繩索,就能攻城!砸死一大片敵人!?
聽到這話,冒頓等一行人有些恍惚了起來。
還能這樣啊?
不過,這東西聽起來雖然很奇特的樣子,但對他們胡族可沒什麼用。
畢竟他們又沒有城池,而且他們的騎兵,來去如風,哪裡會傻傻地站在那裡被這抛石機砸。
心中這樣想着,不知道為什麼,有些驕傲的同時,又有些辛酸呢。
在場的公子公主,各學派的院長們都是輕輕點着頭。
這抛石機便是投石機吧?
早在春秋戰國之時,便已有用于投擲石塊以攻擊城牆及敵軍的投石機了。
而今的戰場上,秦軍更是同時兼用了裝有大木槌用來撞擊城門的沖車、可發射大型箭矢的弩車、一種升起可以俯瞰敵方城牆内部的巢車,以及帶有保護性頂蓋,以保護士卒在接近城牆過程中免受箭矢傷害的盾車等。
顧绫雪繼續說道:“後來,漸漸的出現了火球、火炮。”
“這些早期的火炮主要就是将火藥裝填在竹筒或者金屬容器内,點燃引信後利用火藥的爆炸力将彈丸發射出去。”
“但早期火炮亦有局限性,例如竹筒承受力有限,金屬容器的制造工藝在當時也不夠成熟,故于安全穩固之上都尚待精進。”
“然後,過了大概二百餘載吧,金屬所制的火炮開始出現。”
“這種火炮在結構上更為繁複,它由前膛、藥室和尾銎構成。在攻城守城作戰中,可以發射石彈、鐵彈等彈丸,對敵方的城牆、城門以及人員密集區域進行攻擊。”
“如果說抛石機射程有限,精度不逮,難以準确命中目标的話,那麼火炮則不同,它通過火藥的力量發射彈丸,隻要調整好角度以及火藥量,就能将彈丸發射到更遠的地方,且能相對精準地擊其目标。”
顧绫雪輕輕擡眸,眼神中似乎透着一種對往昔曆史的洞徹,緩緩的繼續說道:“大約又過了六七百年吧,一種前裝滑膛炮出現了。”
“那是一種頗為獨特的火炮,其炮管内部十分光滑,炮彈呢,是從炮口裝填進去的。”
“最初之時,這種前裝滑膛炮大多由青銅或者鐵鑄造而成,但随着歲月流轉,鑄造工藝持續改進,于是,那些古代文明的軍隊開始大規模地裝備前裝滑膛加農炮。”
“這種加農炮的炮管長度與口徑之比漸趨合理,射程與威力皆大增,遂成為了海戰陸戰的主火力。”
“于海戰中,一艘艘戰艦就若海上的巨獸,而裝于戰艦上的前裝滑膛炮,可于近距離内,猛擊敵艦!”
“于陸戰中,亦成為方陣作戰時的火力支援,試想一下,當敵方步兵與騎兵列陣相對時,我方一排排前裝滑膛炮齊發,炮彈呼嘯着沖向敵方陣營,直接給予沉重的打擊……”
啊?
這個火炮這就可以攻打騎兵了?
冒頓和布日固等人原本因投石機剛升起來的那一點點的小驕傲似乎又默默的縮了回去。
蒙恬、蒙毅、扶蘇、黃庭靖、公輸良、陳廷等人則是激動的呼吸都急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