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頁)

雖然早就已經從侍衛的口中得知了顧绫雪對論語中的某些教誨,解讀的有些偏頗,但此刻聽到顧绫雪又一句新的歪曲之解,還是讓他忍不住再次發出了低聲的笑聲。

顧绫雪仿佛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情緒激昂的繼續說道:“還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強調了預先籌劃和準備的重要性!譬如但凡争鬥,隻要稍有遲疑,對手就站起來了,不猶豫便能直接把對面打廢。”

“那……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君不與也?”嬴政随手翻開一頁,饒有興趣的問道。

“陛下,此言乃反對輕率行事與有勇無謀,意為,僅憑雙手與猛虎搏鬥,徒手渡河的人,即使抱着必死的決心,亦不配與我交手。”

“哈哈哈,卿之解讀,倒是令朕耳目一新。”嬴政朗聲笑道。

顧绫雪謙虛一笑,解釋道:“臣之解讀或許過于主觀,但絕無故意歪曲經典的意圖!臣隻是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去領悟聖人的教誨,以期能為陛下的治國之道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嬴政點了點頭,修長的手指又翻到了新的一頁,問道:“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何解?”

顧绫雪笑呵呵的說道:“此言強調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以及慎重遠行,意為,你父母在我手裡,你跑不遠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方法把你抓回來。”

嬴政微微勾起嘴角,那低沉而又富有磁性的聲音緩緩的吐出四個字,“有教無類?”

“我教你做人的時候可不管你是誰,這句話強調了教育的普遍性以及平等性!”

嬴政直視着顧绫雪的眼睛,意味深長的問道:“愛卿以為,孔子之意,果如此乎?”

顧绫雪一副努力思考了一下的樣子,随後眼神中閃爍着笃定的光芒,說道:“陛下,臣雖以直白之言闡述,但孔子當年周遊列國,身佩德劍,懷揣着對天下蒼生的關懷與教育之重任,所至之處,不論面對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皆以德、智相授。”

“此正體現了有教無類的精神,亦以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了教化當一視同仁,無論面對何人,都當以真理與道德去教導,使其明善惡、知榮辱!”

嬴政微微颔首,手指輕輕摩挲着《論語》的書頁,思索道:“卿之所言,确有幾分道理。”

說罷,決定再問最後一個,畢竟如此新穎的觀點可真是實屬罕見!

然後,挑挑揀揀,終挑得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顧愛卿覺得此言又是何解?”

顧绫雪微笑着,想也沒想,幾乎脫口而出道:“此言強調于衆人之中,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意為,三個人一起走,隻要其中有一個我,戰力就相當于一個師。”

果然,下一秒鐘,嬴政便面露狐疑之色,問道:“一個師,莫非是周朝之時的,宗周六師?”

顧绫雪一臉敬佩的開口說道:“陛下聖明!臣所言一個師正是宗周六師。”

嬴政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而後微勾着嘴角,緩緩道:“宗周六師,每師約三千銳卒,六師合計,幾近兩萬之衆。若一人之智勇,能當此兩萬之師,那此人真乃國之棟梁也?”

嗯?

錢老?

此人又是誰?

竟然能讓這小子都開口說身上的兩節脊椎骨是此人給的?

後世究竟都曾經曆了何等事情?

還有大炮?毯刻?裝假車?

數量還皆是上千,上萬之多?

嬴政不動聲色的聽着顧绫雪的心聲,雖然滿足了心中的一個問題,但随之而來,又多了更多的問題。

顧绫雪心中一邊自豪的想着,一邊也勾起了嘴角,笑呵呵的的說道:“是的陛下,臣以為,一人之智勇,若能引領科技發展,莫說兩萬之師,就是十萬、三十萬,乃至百萬大軍,亦能以科技之威滅之!”

“就如之前的高炮與火箭發射器,它們所攜帶的彈頭威力無窮,既能直擊雲霄,引發降雨,又能精确瞄準敵軍,将其一舉摧毀。”

“而臣覺得這樣的人是存在的,故而才如此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