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水暖還是氣暖,群臣府邸皆有份。
時下寒氣漸重,再過一些時日,早晚氣溫或将降之更甚,其寒能刺骨!
人皆有私,文武百官自然亦望己與家人得以溫暖舒适的生活,免受寒冷之苦。
此旨對于群臣而言,既能保自家溫暖過冬,又可兼顧電線路鋪設,實乃一舉兩得。
嬴政微微颔首,又問道:“國庫之狀若何?”
少府聞令,也趕忙出列,恭敬地行完大禮後啟奏道:“陛下,自錢莊建成以來,形勢大好,朝中百官、權貴富商,皆争先存款。”
“尤是陛下頒布減免田賦之策後,情勢愈發明朗。”
“現,鹹陽城内的天下豪富,聞朝廷有諸多可合資項目,皆欲分一杯羹。”
“為争得此機,彼等紛紛将巨資存入錢莊,以顯實力,冀能在競争中勝出,奪得經營權。在此等諸般因素之下,倒是鮮有借貸者。”
“加之,此前阿房宮停建,留有諸多人力、物力、财力,目前,無論造橋修路、鋪設供暖管道、電線路、亦或是學堂等工程建設,國庫都尚有足夠财力支撐運作,暫無财政之憂。”
“如此甚好。”嬴政表示很滿意。
文武百官們也都很感慨,有利可圖之事,向來皆為人争相而為,那些富商就不說了,如今那些六國舊貴族們也簡直将這種逐“利”之心展現得淋漓盡緻。
曾幾何時,這些六國舊貴族們還沉浸在昔日的榮光裡,多有不安分。
如今,在争奪經營權的競争中,或拉攏關系,或展示财力,用盡手段。
“陛下,臣有要事禀報。”這時,馮去疾神色莊重的走出列,聲音洪亮的說道:“遵陰陽曆之法,太史令已精心推算,得出科舉之吉期數項。”
科舉!
吉期數項?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靜谧無聲,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表示十分關注。
馮去疾繼續說道:“首為十一月廿五日,隅中之時,宜定鄉試之期。”
“繼而十一月卅(sà數字三十)日,隅中之時,郡試可定。”
“至關緊要之會試,則可定于一月朔日,日出之時,為期三日。”
“最終殿試,可定于一月之中,曆經層層遴選之士子,将入宮面聖應考,接受陛下檢驗。待殿試既畢,即行放榜,以昭告天下,彰顯我大秦首批科舉之才,也讓天下人看到陛下求賢若渴、唯才是舉的聖明之舉。”
“至于考中者,才學平庸者,可先入官府基層,曆練積累經驗,以待升遷。”
“才學中上者,或可委以地方官職,司職地方治理。”
“才學出衆者,更可直接擢升中樞,參與國之要務。”
“陛下以為如何?”
在馮去疾滔滔而談的時候,人群中的太史令臉色發白,額頭上豆大的冷汗如泉湧般冒了出來。
右相大人您……不是說推算最為諸事不宜的日子麼???
這怎麼……突然就定為了科考的日子了!?
要知道,他推算的這幾個日子,是他根據各種星象、節氣以及古老典籍中所記載的忌諱推算出來的,皆是災難的象征,尤其是鄉試的日子,那簡直就是諸事不順,極易引發禍端啊!
太史令隻感覺天都要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