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郡、蜀郡、陳郡、衡山郡、鄣郡、廬江郡……減至十五稅一。”
……
人群中,身着破舊衣衫,面龐有些黝黑的吳廣目光正緊緊地鎖在那文書上,那一雙因長期勞作而布滿老繭和傷痕的大手,微微顫抖着,似乎想要說些什麼,卻又被激動的情緒哽住了喉嚨。
十五稅一!
居然……真的減了!
雖然不如内史、三川郡、泗川郡這些郡減免的多,但終歸意味着家中能多留下一些糧食啊!
想起了自己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扛着農具走向田間,在毒辣的太陽下辛苦勞作,卻仍難以填飽家人肚子,還要時刻擔心交不起賦稅……如今,好日子,終于……就要來了嗎!?
下朝後。
顧绫雪不出意外的被一群老大爺給圍住了。
也不等他們開口詢問,顧绫雪便主動解釋說道:“諸位大人,這眼鏡乃為助目力之用,世間衆人,随着年齡的增長,目力皆會衰退,緻視物模糊不清,而眼鏡就像是給雙眸加上了一層神奇的助力,能讓模糊之景重新變得清晰可辨。”
“古有以水晶寶石磨制的鏡片,質地堅硬,不易破損,然天然水晶難得,又因它的天然屬性,難以像玻璃鏡片那樣實現大規模的标準化生産。”
“玻璃則不然,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批量造作,滿足大部分人需求。”
“雖說玻璃較重且易碎,但它的光學性能好,也就是說,能夠提供清晰的視覺效果,并且還比較耐磨。”
說着,顧绫雪看向一旁看熱鬧的陳廷,沖他燦爛一笑。
陳廷見此笑容,立即意會到了什麼,趕忙上前幾步,來到顧绫雪身邊,微微躬身行禮,問道:“顧大人,有什麼需要下官效勞的?”
顧绫雪也不廢話,當即就打開随身攜帶的朝錄薄,在紙上快速地畫了一個眼鏡的圖紙,然後将這張圖紙撕下來,一邊遞給陳廷,一邊笑呵呵地誇贊道:“陳大人,你們工室的技藝向來精湛,您看看,這眼鏡制作起來,對你們而言應該不難吧?”
陳廷接過圖紙,仔細看了一眼,眼中頓時一亮,仿佛發現了什麼稀世珍寶。
這,妙啊!
瞧這兩片鏡片,如此形狀,剛好應對雙目。
還有這鏡框,中間架于鼻梁之上,還有鼻托用于支撐。
最後那連接鏡框并架在耳朵上的鏡腿更是絕了!不僅長度與弧度看起來适合佩戴者的頭型,居然還能可以靈活地開合?
這設計,這細節,這其中種種門道,真是将實用二字诠釋到了極緻!
驚歎之餘,陳廷連連颔首,滿面自信的說道:“顧大人,此物看似精巧,實則構造并不繁複,工室定能很快造出。”
“那就好!”顧绫雪上揚着嘴角,擡頭看向周圍的李斯、馮去疾、尉缭、王翦等一衆大臣,微微提高了聲音,說道:“諸位大人,這眼鏡雖好,但每個人的視物模糊程度不同,有輕有重,故需量體裁衣,各制其鏡。”
“不過制作之前,為了能制出最适合自己的眼鏡,還需要測試一下度數。”
“度數?此為何解?”李斯好奇的問道。
“就是衡量眼睛視物模糊程度的一個尺度。”顧绫雪解釋了一下,便又對陳廷說道:“陳大人,到時候可以制作一系列不同凸度的鏡片樣本,供諸位大人們試用。”
“可自較低凸度開始試起,然後漸次遞增,直至尋得最能滿足諸位大人們近距離觀閱文書的鏡片。”
“之後呢,便是在此基礎上,細心研磨,逐漸增加鏡片的凸度,直到諸位大人們能更清晰地看到文字,這個過程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反複試驗。”
這番話一出來,在場的衆人頓覺豁然開朗。
尉缭不由捋了捋胡須,點頭道:“原來如此,真乃奇思妙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