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7頁)

想着,馮去疾沒有立即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笑着問道:“哦?顧大人為何如此覺得?”

顧绫雪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笑呵呵的說道:“下官隻是覺得,即便編撰好了教材,後續還得根據各郡諸生人數批量複印書本吧?再則,朝廷若是還要統一諸生學服的話,那豈不是還得耗費一些時日?”

統一學服?

馮去疾微微挑了一下眉。

秦統一六國之後,便開始推行了一系列統一政策,作為丞相,馮去疾自然也是參與推行了各項政策的,其中便包括了服飾統一。

首先,始皇帝廢周代六冕之制,常服通天冠。

百官則戴高山冠、法冠、武冠諸般,身着寬袍大袖,腰間佩書刀,手執笏闆以朝。

其後,此制漸推于軍中,對軍官、士卒服飾皆有定規,分級别而冠飾、铠甲各異,士卒之服、武器亦皆相配,使秦軍在征戰及日常之中皆能整齊如一。

對于百姓的服飾,也有統一的規定,或束發為髻,或戴小帽、巾子,身則着交領長衫,袖窄而便。

然由于百姓人數衆多,地域分布廣泛,在統一六國後,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内,經地方官府的宣導、督管,曆時頗久,才逐步使百姓的服飾漸合規制。

不過,在實際的日常勞作之中,百姓們日常穿着的主要是交領右衽的短衣褐服,短衣長度一般到臀部或膝蓋上方,以便于從事各種體力勞動,不會被泥土、雜草弄髒。

下身則多穿袴(類似套褲,隻有兩條褲腿,沒有裆部),以便于行動更加自如。

馮去疾怎麼可能看不穿顧绫雪心中的那點小算盤,見她笑的純良的樣子,不禁有些失笑,緩緩說道:“如今有了紡紗機,可大規模生産質地均勻、質量上乘的紗線……”

“這樣,這學服樣式就定為白色交領右衽長衫,窄袖,下身配條長褲,價格比之市面上一套服飾降低個兩成,顧大人,你看如此安排可還妥當?”

“右相大人英明!”顧绫雪一副敬佩的樣子。

顧绫雪心中高興,右相都發話了,此事大抵已成定局。

馮去疾搖頭而笑,也未再多說什麼。

自紡紗機現世,生産效率大幅攀升,人工成本随之大減,約可省卻三成有餘。

細算下來,一套衣物,自原料加工到制作成衣,整個流程的成本,如今大概已降低了二成五。

正因如此,将學服價格下調兩成,倒也在可承受範圍之内,且此舉還能為朝廷赢得民心,對教育大業的推廣大有裨益,實乃不可忽視之善舉也。

嬴政帶着文武百官們離開了。

對于顧绫雪最後關于統一學服的那點小心思,嬴政聽了,也沒有太過在意。

正如馮去疾所說的,紡紗機的出現,制衣成本正在肉眼可見的下降。

更讓他在意的是顧绫雪所想的織布機!

西周有簡單機械缫車、紡車、織機,到了大秦,織布技術在先輩的積累下更為成熟,有了更具效率的織布機,能滿足諸多日常所需與禮儀之用。

但後世的織布機,想必有着更為精巧的結構,織布的速度也必然更為驚人吧?

此時,工坊内,中車府令屬下的二十三人也終于從種種驚愕中回過了神來。

今日見到的、聽到的、所有事情都讓他們的内心久久難以平靜。

“黃公子,不知接下來我等還需要做什麼?”一名博士微微弓着身子,問一旁正在若有所思的黃天瓊道。

黃天瓊擡起來,目光中透着沉思後的沉靜,看着那名博士,緩聲道:“接下來,我等要嘗試研制火車,不過鑒于其龐大複雜,先從小的入手為宜。”

“火車圖樣諸位也都見過了,無論是車身構架、車廂分布、動力源流、傳動機巧,皆需依設計所需,精心計算各部件大小、形态、以及材料規格,而後繪制出更為詳盡的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