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6頁)

不過,自從帝都大學弄出了食堂,還施行了三餐制之後。

朝廷也對此做出了整改。

從一日1鬥米配半升醬,換為了大食堂的一日三餐。

因為一鬥米理論上可以煮成大約8到10碗飯。

所以雖然如今增加了餐數,但每日的總量上是幾乎保持不變的。

冒頓并不知道這些,此時,那譯者也還在盡職的翻譯着餐食表。

早膳(一刻鐘):粟米粥、饅頭、腌制蘿蔔幹、大薯幹。

午膳(半小時):粟米飯、麥餅、肉醬、西紅柿幹菜湯、菜羹。

晚膳(一刻鐘):面條、腌制蘿蔔幹、大薯幹、柿、棗、栗子。

聽完餐食的食譜後。

冒頓一時間有些無言。

他之前在鹹陽待過幾天,以上那些,除了饅頭和大薯幹之外,他都吃過。

說實話,除了肉醬之外,大多是吃不習慣的。

他們胡族人平日裡多食肉而飲酪,習慣了濃郁的肉香和奶制品。

粟米飯對于他們來說,口感和味道隻能說很平淡,不是很喜歡,但也不排斥,因為他們自己也有一定的農業種植,所以粟米飯隻能說是作為一種補充的食物來食用。

西紅柿的味道和口感,他個人覺得還行,但也不太習慣。

菜羹的話,他們胡族平時也會食用一些野菜,但秦國菜羹的制作方式以及口味,與他們的烹饪方式又有所不同……

至于面條,聽說秦人很久以前倒是喜歡用小米和黍米制成面條,但後來又喜歡上了食用小麥磨粉的粉制成的餅和面條,但不論哪個,在他們胡族都并不常見。

最後的水果,柿、棗、栗,冒頓以前吃的不多,倒是比較期待,因為草原上的野果大多都是野山楂、野葡萄、沙棘,這些野果味道酸甜可口,他們除了直接食用外也經常會制成幹果保存,以備不時之需。

冒頓一邊想着,一邊騎在馬背上,向着營地疾馳而去。

不多久,他就看見了一排排整齊矗立的營帳,那些帳篷也是真的巨大!

得知冒頓的身份後,士兵直接領着他朝着一處空曠開闊的校場趕去。

然後,撲面而來的便是濃郁的谷物香氣,那是粟米的焦香氣息!

他甚至還聞到了同樣濃郁的麥香味!

等到離得近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數千張長條木桌和矮凳整齊劃一地排列着,幾乎占據了整個校場的場地。

放眼望去,每張桌上都擺放着一個個碩大的陶盆,盆中裝着的是滿滿當當的金黃色的粟米粥,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着誘人的光澤,熱氣騰騰地向上蒸騰着,那谷物的清香便是它們散發出來的。

陶盆一旁的竹筐裡,是一個個白花花的,堆積如山的……饅頭?

這些饅頭,個個圓潤而飽滿,麥香四溢,看着就讓人垂涎欲滴。

竹筐旁緊挨着的陶碟裡裝滿了腌制蘿蔔幹,那些蘿蔔幹都被切成了均勻纖細的細條,色澤淺褐誘人,那鹹香的氣息與蘿蔔本身的清爽甘甜完美地交織在一起,一看就十分下飯。

還有一個竹筐裡,放置着的則是一塊塊切成長條的大薯幹,同樣散發着淡淡的甜香。

而他帶來的那五萬騎兵,此時正十人一組,圍坐在一個個餐桌前,每個人都鼓着腮幫子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