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9頁)

身着朝服、面容和藹的馮去疾放下手中的碗筷,語重心長地說道:“蒙将軍所言極是,顧大人,這身體乃立業之本,如今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往後要做的事情還多着呢,你這般少食,怎能有足夠的精力為陛下分憂呢?”

旁邊王翦也豪爽的笑道:“小顧大人,莫要學那些文绉绉的做派,放開肚皮吃!”

一陣輕笑中,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皆圍繞着顧绫雪的飯量問題展開,雖話語各異,但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面對同僚們的“關心”,顧绫雪自知食量不如人,隻能微笑着一一謝過衆人的關心。

見顧绫雪難得一副吃癟的模樣,馮去疾、王翦等人笑的更豪爽了。

上首,嬴政見此聽此,也是搖頭失笑。

這段時日,整個朝堂乃至民間上下,确實忙的一刻未曾停歇。

不僅如此,更有源源不斷的“任務”接踵而至,能像今日這般忙裡偷閑,大宴群臣的機會,實乃不多。

角落裡,宮廷樂師們奏起悠揚的樂曲,絲竹之聲婉轉悅耳,文武百官們全都在盡情地放松着自己,享受這短暫的閑暇時光。

接下來的七天時間裡面,隴西郡和上郡一直都在忙着收獲土豆。

雖然兩個郡加起來,總計也就種了五十多畝,但單株結薯數量可達到十到二十個,一畝兩萬多個,每個又平均重量為三百克,一畝就足能收獲一萬五千六百斤以上!

即便是一個熟練的工人,平均每分鐘能收獲五個左右,一個小時候三百個,一天工作八個小時,每人每天也就可收獲兩千四百個左右!

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内将這五十多畝地給收獲完。

兩個郡不僅派遣了部分罪行較輕的囚犯到種植地進行收獲工作,還發布了政令,以給予一定糧食報酬來征調民夫幫忙收獲。

就在兩郡的田野間,百姓們彎着腰,雙手熟練的在泥土中翻找,每挖出一株土豆,就被那密密麻麻簇擁在一起的果實給驚喜到的時候。

一道又一道的旨意也從鹹陽宮如飛矢般傳向四方。

第一道旨意快馬加鞭送至各地郡縣官府,嚴令關中地區、巴蜀地區以及江漢地區的四個郡,即刻組織人手籌備适宜的土地,并準備好貯藏的地窖,以待開春後播種。

第二道旨意是挑選一些地區有經驗的農戶,免費發放少量土豆塊莖,讓他們進行試點種植,并派遣農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

一方面是為了觀察土豆在不同地區的種植适應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向百姓展示土豆的種植優勢,鼓勵他們在來年擴大種植面積。

至于買賣的話,基本不會選擇賣給百姓。

因為秦朝原本實行的是重農抑商政策,一向都傾向于通過行政手段來分配和推廣某些新事物,以維護公平穩定。

雖然現在抑商廢除,對商業活動不再進行嚴格控制,但為了避免一些富商大賈可能會趁機囤積居奇,謀取暴利,所以選擇了免費發放少量種子。

若是以往,為了推廣新作物的種植,朝廷可能還會出台一些優惠政策,如減免種植土豆農戶的部分賦稅,或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等,以提高農民種植新作物的積極性,使新作物逐漸在全國範圍内得到推廣,從而增加國家的糧食總産量。

但畝産上萬斤的作物,那積極性自不必多說,怕是人人都搶着想要種的。

第三道旨意是命令兩郡挑選出适合留種的土豆後,将剩餘的一部分土豆加工成便于攜帶的幹糧,如土豆幹、土豆餅、土豆粉供應軍隊。

秦國疆域廣闊,人口衆多,需要充足的糧食儲備充實國庫,以應對災荒、戰争等突發情況,而這些土豆産量又巨大無比,嬴政一開始還想着能将相當一部分土豆充實到國家的糧庫中呢,但面對那一個個芽眼較多的土豆,最終的留種比例居然達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七十!

也就是說,五十畝,近八十萬斤的土豆,将會有五十六萬斤用于開春後的播種。

剩餘的二十四萬斤才是作為糧食的儲備、軍隊的補給、以及宮廷飲食與賞賜大臣。

随着一車又一車的土豆在寬闊的馳道上辘辘作響,源源不斷地運送至各地,民衆們紛紛駐足圍觀,那圓滾滾、黃澄澄的模樣,迅速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驚歎聲此起彼伏。

在城鎮的集市中,商販們放下手中原本叫賣的貨物,聚在一起熱烈地讨論着土豆的高産傳聞,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生計的憧憬,“聽聞這土豆與那玉米一樣,一畝能産萬斤以上,若真如此,往後這糧食可就不愁喽!”

田間勞作歸來的農夫們也圍坐在村口的老樹下,粗糙的雙手比劃着土豆的模樣,想象着來年自家土地上也能收獲這般豐碩的果實,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滿是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