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人是在劉邦前期與秦軍作戰、西行入關、還定三秦等戰役中表現出色,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戰功的灌嬰。
第十人也是在劉邦陣營中也屢立戰功的蟲達。
……
而文舉第一人,最終奪得榜首之位的是能言善辯,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以及在天下局勢深刻剖析中大放異彩的郦食其。
第二人則是足智多謀,曾為韓信出謀劃策,勸說韓信自立為王,有很強的謀略和辯論能力的蒯徹。
第三人是趙國名士,以智謀和政治才能著稱的張耳。
第四人是與張耳齊名,同樣知識淵博的陳馀。
第五人是趙國名将李牧之孫的李左車。
第六人是為人廉直,在答題時态度嚴謹認真,觀點公正客觀,不偏不倚,憑借着自身品德和才學的申屠嘉。
第七人是性格剛直,以直言敢谏著稱的周昌。
……
這些在殿試中名列前茅的人,有的來自帝都大學,有的出身于名門世家,有的來自偏遠郡縣出身貧寒……
但最終都一路過關斬将,站在了這科舉的榮譽之巅。
是的,這通過會試的一千五百人,雖然有部分人排名有了些許變化,但最終全部都通過了殿試!
而對于這些從十五萬人中嶄露頭角的精英們,嬴政也直接大手一揮,将他們委以重任,分配到了各個關鍵的崗位上。
首先,以關中衛戍部隊和北方軍團的精銳之師為主力,同時在中原地區以及已被大秦征服的周邊地區,包括降軍在内,全面展開征兵行動。
項羽被直接任命為軍隊出征時的最高統帥——上将軍,率領五萬北方軍團士兵和三萬從各地征召的新兵組成西征軍,征伐西域。
其中,郦商為前将軍,負責打頭陣,沖在最前面,為大軍開辟道路,偵察敵情。
龍且為後将軍,在行軍作戰中,不僅要确保大軍後方安全,防止敵軍從後方偷襲,同時還要負責押運糧草、辎重等物資,保障後勤供應。
灌嬰為左将軍,要根據戰場形勢制定左翼的作戰策略,指揮左翼軍隊與敵軍作戰,協同中軍和右翼軍隊共同完成戰鬥任務。
鐘離昧為右将軍,即指揮右翼軍隊進行戰鬥,在遭遇敵軍包圍時,負責從右翼突破敵軍防線。
李左車作為護軍都尉,在大軍出征時,負責監督軍政,參與武将的選補事務,也需為統帥提供建議策略。
并派郦食其作為外交使節,在征伐西域各國的時候進行遊說和勸降,争取和平歸附。
後又任命章邯為上将軍,率領十萬秦軍為主力部隊,從遼東地區出發,向高句麗和朝鮮地區推進。
其中,彭越又為護軍都尉,樊哙為前将軍、周勃為後将軍,季布為左将軍,蟲達為右将軍……
顧绫雪聽着嬴政調兵遣将,心中是即興奮,即自豪又有些小小的遺憾。
牆頭草樓蘭自己滅國了?
還有蘇武牧羊,這個蘇武又幹了何事?
嬴政聽着顧绫雪的心聲,聽着那些關于後世的故事,雖然覺得也挺有趣,但心中更不免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
漢使……師出有名?
嬴政心中暗自思忖,這這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