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10頁)

颛顼曆,三月。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尚未完全照亮天空,鹹陽城的廣場上,巨大的鼓聲便開始響徹雲霄。

始皇帝站在高台上,目光深邃地望向東北方。

文武百官們時不時交頭接耳,忙碌地安排着遷都事宜。

今日是正式遷都的日子。

整個内史一百三十萬人口,除了鹹陽内的貴族、官員及其家屬們都将随同一起遷移到新都城外,富商大賈、部分有技藝的手工業者、工匠、以及一部分無地或少地的普通民衆也都将被遷往新都城。

而新都城,已被名為秦京。

新的朝宮,阿房宮,也以廣陽郡的薊縣為中心,開始重新建立。

五年的時間裡,工匠們不僅利用起重機吊運了大型的石柱、橫梁等建築構件,快速搭建起宮殿的主體框架。

還用車床、銑床、鑽床等金屬加工機械,精确的加工了不少建築中關于門窗的合頁、裝飾用的金屬飾品,大大提升了宮殿的精緻程度和實用性。

其中,主要的宮殿建築,如皇帝的寝宮、議政大殿、祭祀場所等主體結構,足足花了将近四年半的時間。

在水泥和鋼筋的加持下,宮殿建築如同一個大型的塔樓,高達五六層,突出的就是一個威嚴壯觀!

之後才開始進入内部的裝修。

而宮殿周圍的附屬設施,如花園、亭台樓閣、長廊等,不僅有挖掘機進行園林景觀的地形塑造,有起重機協助放置大型的景觀石,還有金屬加工機械制造的欄杆、雕塑等裝飾品點綴其中,放眼望去,宮殿區不僅具有極大的威嚴感,更具有極佳的觀賞性。

至于城市的主要幹道和支路,有挖掘機開挖路基,推土機進行土地平整,起重機協助鋪設大型的石闆,還有壓路機壓實路面,道路的基礎建設速度可謂是一天一變化。

如今,連接宮殿區、商業區、居民區等重要區域的主幹道,以及城市内部的支路都已經建設完成,并且道路的平整度以及質量全都遠超以往的水平!

初步的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統,都水令在鹹陽城内進行了初步的試驗,确定一切都運轉正常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了新都城。

前兩年還是人工挖掘溝渠來鋪設排水管道,但後面便改為了挖掘機外巨額,并用機床造出了大量水管以及彎頭、三通等相關配件。

在水源方面,還建設了大型的蓄水池,并打算通過水泵将水輸送到城市的各個區域,以滿足居民與工業用水需求。

居民區主要由朝廷負責建設,采用的也皆是标準化的建築模式,先是利用機械快速搭建房屋的框架,然後進行牆體砌築和屋頂鋪設。

朝廷會根據貴族與官員的等級、爵位、官職大小等來分配房屋。

其中,高級貴族與官員們都将得到更大、更豪華且位置更好的宅邸,這些宅邸多在三四層,且因為他們為朝廷服務,朝廷有責任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居住條件,所以是無需支付購房費用的,但需承擔房屋的維護費用以及相關的賦稅。

富商大賈則會被分配到都城的特定商業區以及富人聚居區,他們的房屋規模與質量也僅次于貴族與高級官員,但比普通民衆好很多,而且還需要承擔一定的費用,比如支付房屋的建造費用、土地使用稅等。

部分手工業者和工匠們則被安排在都城的手工業區居住,他們的房屋多為一兩層,且配有一定空間的作坊,以滿足基本居住需求為主,并不會像貴族和富商的房屋那樣豪華,但同樣也不需要支付高額的購房費用,隻需要為朝廷提供一定時間的無償勞動,或者将一部分生産的産品上交給朝廷作為賦稅,來抵償房屋的建設成本與土地使用費用。

至于普通民衆,将會被安置在都城的各個居民區,這些居民區分布在不同的區域,房屋面積較小,多為一兩層。

目前還沒有完全建成,接下來一部分将會組織大規模的徭役,讓民衆自己參與房屋建設,其餘将由朝廷雇傭工匠和民夫進行統一建造,然後分配給民衆。

普通民衆亦不需要直接支付房屋的購買費用,但需承擔徭役或其他形式的勞動,此外還需要按照規定繳納田租稅、戶賦等賦稅。

此時。

鹹陽城内已經開始徹底沸騰起來。

街道上,滿是忙碌的身影,士兵們在街道上來回巡邏,維持秩序,百姓們則在官府的組織下,開始打包各自的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