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個那麼位高權重的人,不應該嚴肅、權威點嗎?
究竟是怎麼想到這麼荒謬的點子的!?
半晌,王老教授的聲音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她提議在秦朝過愚人節?”
“咳。”一位研究員艱難地開口,安慰說道:“教授,這愚人節提議隻是她的個人觀點,不代表真的實施了!”
“先不說其兄長肯定會攔着點,就說始皇帝也不會采納吧!?”
“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她肯定沒有提議過!又或者私下提議但被駁回了!”
“算了,毀滅吧,這曆史沒法研究了......”角落裡,一人滿臉生無可望的嘀咕道。
“難道就不能既研究嚴肅課題,又喜歡開玩笑嗎?”有人覺得即便這位大臣提議過愚人節,也不代表她的其他言論是假的。
“行了,繼續查。”王老教授有些疲憊的捏了捏眉心。
其實他也沒有真的懷疑刻石的真實性。
畢竟刻石儀式那一日,是秦朝的祭天大典!
那等嚴肅重要的場合,即便是秦始皇非常尊寵之人,也不能開這種玩笑。
他還是傾向于是真的。
盡管真實情況可能會與他們想的不一樣。
但萬一呢?
還是得嚴肅對待,認真去找!!!
沉默中,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良久,一人突然驚呼道:“老師,這位工師的陪葬文書裡寫着,昔督南天門工事,見銅人持炬登天!”
“什麼?”
“這裡還有!”
“天門高九丈九尺,以隕鐵為基,内置機關三千?”
“……?”
接下來的數日時間裡,不斷有人從一些地方官員、士紳、方士、甚至普通百姓的日記、書信、劄記等個人文獻中,查詢到一些蛛絲馬迹。
出土的秦代某貴族的竹簡日記中,記載:鹹陽來使,攜天工數十,于骊山北立巨構。夜半,見銀衣者攀柱而上,入雲而隐……使者戒曰:“此乃陛下通天之途,不可妄言。”
某方士的玄秘劄記也有記載:遍尋古籍,終在《雲台異志》殘卷中,窺見上古奇術端倪。
書中所載登雲之術,需以玄鐵鑄巨柱,引日月精華貫于其中,柱身刻星鬥符文,便可借天地之力,托舉凡人直上九霄
。而
“天門之境”,乃雲霧深處的朱紅宮阙,門懸璇玑,綴以夜光神珠,守以金甲神将
。
據言通過登雲之柱,穿過天門,便能得見仙人,習得長生不老之法。
吾觀星象,近日紫微星旁現異象,恐與此秘術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