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4頁)

接下來,讓我們把握寶貴時間,開啟這場意義非凡的深度對話!”

說罷,小撒貼心地将随身攜帶的平闆電腦放在顧陽與袁千秋中間的桌子上,方便二人查看直播間彈幕。

他快速浏覽着彈幕,精心挑選适合在這個場合提出的問題。

很快,他開口問道:

“顧先生,我們都知道您畢業于二本院校的建築專業,一次意外車禍改變了您的人生軌迹。

從建築領域跨界到醫藥研發,這一轉變跨度極大。

是什麼契機促使您投身醫藥行業?又是什麼支撐您在如此短的時間内,成功研發出這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納米靶向免疫激活藥劑呢?”

這個問題頗具代表性,也是網絡上衆人疑惑的焦點。

畢竟,這樣一款藥劑若出自聲名遠揚的教授之手,倒還說得過去,可偏偏是顧陽研發出來的,着實令人驚訝。

顧陽聽完,輕輕一笑:

“那場車禍确實是我人生的轉折點。躺在病床上時,我親眼目睹太多患者被病痛折磨,看着他們和家屬絕望的眼神,那種無力感深深刺痛了我。

這讓我意識到,比起建造鋼筋水泥的高樓,拯救生命或許更有意義。

至于研發藥劑,其實并非偶然。

建築設計講究精密的結構與系統規劃,這種思維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與醫藥研發相通——都需要拆解問題、構建模型、反複驗證。

車禍後,我有了大量時間學習,通過夜以繼日地鑽研醫學文獻,結合在建築領域培養的邏輯思維,逐漸找到了納米靶向技術的突破口。

更重要的是,我始終相信,隻要有決心和創新思維,專業的界限從來不是阻礙。

而無數患者對健康的渴望,就是我堅持到最後的動力。”

一旁的袁千秋聽後,暗自點頭。

這場臨時采訪沒有任何彩排,顧陽卻能在短時間内給出如此完美的回答,足見其深厚的底蘊與涵養。

小薩微微颔首,轉而望向袁千秋:

“袁市長,作為一市之長,您此次選擇率先試用納米靶向免疫激活藥劑,這份勇氣令人敬佩。

我們都知道醫療實驗存在不确定性,當初您決定參與試用時,是出于怎樣的考量?在做出這個決定前,是否評估過潛在風險?如今您親身體驗後,身體狀态恢複得如何?

後續,天心市是否會出台相關政策,助力朝陽生物科技公司進一步發展,讓這項造福大衆的成果更快惠及更多患者?”

袁千秋面帶微笑,從容回應:

“說實話,做出這個決定并不容易,但我心裡隻有一個念頭:如果連我都不敢嘗試,又如何讓千千萬萬的患者相信希望?癌症是懸在無數家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作為市長,我見過太多市民被病痛折磨,也深知現有治療手段的局限性。

當我了解到顧先生團隊研發的藥劑原理,看到前期動物實驗的數據時,我意識到這可能是攻克癌症的關鍵一步。

風險當然存在,但與可能拯救的無數生命相比,我願意做這個‘先行者’。

現在我的身體狀态比預想中還要好,複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幾乎完全清除,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幸運,更是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至于後續,天心市政府一定會全力支持朝陽生物科技公司。

我們計劃設立專項扶持基金,提供科研場地優惠政策,同時推動其與本地三甲醫院合作,加快臨床試驗進程。

我相信,在多方努力下,這款藥劑很快就能大規模應用,讓更多患者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