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腳步聲,夏招娣擡頭看了一眼,這才繼續縫着手中做了一半的淺黃色繡邊羅裙。
裙擺處還有悉心繡上的竹葉紋。
在繡坊做活久了,二丫自然能看出,這匹料子怕是價格不低。二丫忍了忍,終于忍不住開口:
“娘,這衣裳是給我跟妹做的?”
夏招娣縫衣裳的手頓了頓,繼續頭也不擡的繡着手中的羅裙:
“這顔色你們哪裡能穿,還得阿甯瞅着白淨,穿這顔色才好看哩!”
“所以你就甯肯給四丫買這麼貴的料子做衣裳?都不舍得給親閨女買件便宜的?”
看着手邊已經磨的發皺的袖口。
想到她這些日子沒日沒夜的做活,給家裡掙錢,謝二丫顫抖着嘴唇,漆黑的眼中滿是不可置信。
被自家女兒用這種語氣質問,夏招娣也忍不住臉色一變,随即又不知想到什麼,語氣也軟活了下來,依舊細聲細語道:
“娘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你們姐妹,二丫你在縣裡怕是知道,打從你堂弟中了童生。咱們附近十裡八村兒上門兒給大丫提親的不知道有多少!”
“連縣裡都有人家上門兒來問呢!”
夏招娣這會兒倒沒有說大話,童生雖然不算什麼,可将将十歲的童生即便在縣城裡那也是稀罕的。
基本上隻要不出岔子,日後一個秀才沒跑了。
總有人家樂意往裡頭下注。
這不,三娃一行人回來才幾天不到,上門提親的人險些連門檻都踏破了。個個家底不低,起碼也是有十來畝良田的富戶。
比之前給大丫說的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這肉眼可見的好處,夏招娣絲毫不覺得她殷勤點兒有什麼錯處。
這時候不打好關系,等以後人家真飛了,這種料子說不得你巴巴湊上去人家都嫌棄。
也不看看連向來愛計較的大嫂,昨兒個還特意回娘家換了隻母雞過來,就怕四丫跟三娃以後吃不上雞蛋嘞。
可這看在二丫眼裡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反正你就是覺得你女兒我以後永遠比不上她謝四丫是吧!”
夏招娣沒有吭聲。
可那意思很明确,這不明擺着的嗎?
嘭地一聲把大門甩上,二丫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夏招娣手上活計頓了頓,到底沒有追出去。恰好這時候三丫剛洗完衣裳回來,四月份兒,河水還是有些涼的。見三丫手上微紅,夏招娣忙不疊放下手中的針線,上前心疼的将女兒的手捂在懷裡。
“三丫啊,手還冷不冷啊!”
三丫乖巧的搖了搖頭,接着又伸出手心,裡面赫然放着幾顆大紅棗,還有兩小顆麥芽糖。
“這是四妹剛才給的,說謝謝我幫忙洗衣裳。”
“給你的,你就留着,以後慢慢吃。”說着又悄悄往外看了一眼:“别被人看到了。”
見三丫将東西塞到口袋,夏招娣這才繼續忙着手中活計,邊忙還忍不住笑着看了一旁乖巧坐着的閨女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