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頁)

并在心裡暗暗決定,以後這等讨巧的“好事兒”還是交給下頭小年輕吧!

他這一把老骨頭真是傷不起啊!

這年頭,喜事兒總是傳得飛快。

林老爹人還沒在祠堂裡哭過一輪兒呢,提着禮道喜的人已經從四面八方奔湧而來。

好在這會兒,隻有旁人奉承老林家,斷沒有林家遷就旁人的。衆人也都是慣會看臉色,往往隻略做寒暄幾句就匆忙放下禮離開。

唯二例外的自然是老謝家,還有帶着孩子匆忙趕來的林家兩個庶弟。

不得不說,看着眼前紅光滿面的親家,謝老爺子心下高興的同時,到底還是有些泛酸。

其實當年看到四丫的聰明勁兒,謝老爺子包括族裡不是沒想過将孫女兒留在家裡,日後招個贅或是旁的。

隻是不說縣裡多少人家看着呢,這等人才哪裡是他們老謝家守得住。這年頭肯招贅的能有啥好苗子,萬一因此叫四丫頭跟族裡離了心……

聰明人,才不能糊弄。

聰明又冷心的人,也更不敢随意糊弄,哪怕骨血相連的親人也是一樣。

想到這裡,謝老爺子方才熄了這念頭。隻是想想曾外孫子的厲害,到底還是有些意難平。

十七歲的探花郎啊,跟戲曲兒裡的文曲星有啥子兩樣。

不過好在,看着一旁正一臉喜色跟自家姐姐說話的三娃,謝老爺子心下的不平這才散去些許。

眼下有這出息的外甥,三娃又是舉人老爺,日後未必不能謀個一官半職。

想到這裡,謝老爺子臉上複又重新挂起熱切來。

林老爹人老成精,哪裡瞧不出這老親家方才别扭在哪兒。心底得意的同時卻是半點不把這點子事兒放在眼裡。

兒媳婦兒這等人才,哪裡是普通農戶留得住的?

更何況,修遠媳婦兒常日裡手上随便一隻茶盞都得要上百兩,時常把玩的棋子用的那都得是上等白玉。偶爾興緻來潮玩兒的香料,更是個個貴到吓人。

連衣裳料子,都隻鐘愛最上等的雨絲錦。

這些,哪裡又是一個區區農家供得起的。光是冬日裡一個不起眼的暖爐,那都是村戶人家一輩子的進項。

更何況兒媳婦那精緻勁兒,一看就不是個樂意吃苦的。

想一輩子給人留在農家當免費教書先生,做啥美夢呢?

兩老頭心下各懷心思,不耽擱一衆人推杯換盞熱鬧至極,一口一個親家叫得親熱。

尤其是林老爺子,今兒那是真高興啊!

同樣高興的還有一同而來的小陳氏,抓着自家閨女的手,小陳氏臉上的歡喜簡直都要溢出來了。

“這……這阿景這當了探花,做了官兒,以後閨女你是不是就是戲文裡說的那啥,诰命夫人了……”

回握住自家娘的手,安甯同樣笑眯眯地點了點頭,一甲三人同旁的不同,是可以直接入翰林院,初起就是正七品編修。

本朝七品孺人雖算不上诰命,最多算是敕命,不過好歹也是有品級的夫人。日後起碼不用随便見個官兒都得跪下磕頭,口口聲聲叫着草民。

不過有一點安甯還是挺奇怪來着,按理來說自家兒子,鄉試,會試同為榜首來看,一般就算為了好聽,殿試也會給個頭名狀元來着。

總不能,一甲三人,其他兩人面容過于“一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