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4頁)

不知想到什麼,禦案之上,乾元帝突然開口道:

“說來愛卿眼看即将及冠,不知早前可曾有長者意為卿取字。”

這時代男子二十及冠,意味着成家立業,同時又要親近長輩賜下表字,不過于士人而言,這位長者多指師承。

作為聲名鵲起的探花郎,說實話,林景淮的經曆不難打聽,而林景淮本人亦從未想過掩飾什麼。

甚至之前的一些建議,也并未掩飾出處。

他家阿娘這般聰明,因着女子身份不能科舉入仕已是遺憾,怎能因着其他緣故默然于人。

何況他也不并覺得被自家母親教導是什麼不好之處。

縣裡不知多少人羨慕他有個這麼聰明的娘親呢!想想近來他娘确實沒有提取字之事。

因而這會兒林景淮亦是果斷搖頭。果然下一刻便聽來人道:

“既是如此,朕今日便贈卿一字如何?”

“初次于大殿上見到愛卿,朕便時常想起早前讀過的一首詩詞。”

“清陽曜靈,和風容與。”

“林卿覺得,清與這二字如何?”

皇帝親賜,那自然是極好的。

隻是謝恩的瞬間,林景淮突然想起,這首阮籍的詠懷詩,早前自家阿娘同樣也是頗為喜歡。

甚至小時候還曾笑言,若不是林家這一輩既定了要從景字,說不得她給取的名字就是出自這首詩詞。

清陽曜靈,和風容與

林景淮心下默念着這句詩詞。

既有旭日東升,靈曜萬丈的燦爛,又有微風和暢,且行且止的從容。

嘿嘿,果真是極好的。

阿娘果然最愛我。

隻是他倒是覺得,這首詩比起自己,更合适的應該是自家阿娘才是。

事實上,這次伴随着聖人親賜下的表字而來的,還有屬于安甯本人的诰命文書。

按理來說,林景淮身為正六品翰林侍講,便是加封,也該是由禮部頒發的敕命,即六品安人。

但這次聖上卻是出乎意料的大方,不止親自下旨,給的還是正兒八經四品恭人的诰命。

對此安甯隻驚訝了片刻後,很快就樂得接受了。

不管怎麼說,這個時代人活的就是一個身份,高一點兒到底是好事兒。倒是一旁的昭華極為高興,捧着個肚子還不忘在一旁樂呵:

“我就知道,皇叔這人向來有功必賞!娘親早前的功勞必然不會忘掉的!”

雖然具體功勞是什麼,昭華自己也不大清楚就是了。

當然,老林家一家子更不清楚。

不過這不妨礙姜氏眼氣地眼珠子都紅了。夜裡還不忘跟老頭子絮叨: